相关内容推荐

恩启深度学习营 | “孩子康复的第一步·系列之三”为什么服从、为什么不服从


       这是恩启深度学习营“孩子康复的第一步·系列”的第4篇,本系列由恩启平台的老朋友周立明老师撰文。


       周立明,恩启特聘研究员,旅美孤独症行为干预专家,Ph.D.,国际认证BCBA-D,DEEP行为教学中心督导。拥有24年科研临床经验,在ABA核心学术刊物 《应用行为分析学报》上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有3篇为第一作者,均被收入BCBA考证教科书《应用行为分析》参考文献目录。


      上期知识回顾:


      为什么改变大龄孩子的不服从行为,比改变学前幼儿困难得多?


      1、错过了建立服从行为的黄金干预期;


      2、孤独症的核心行为障碍特征之一是僵化的行为范式和拒绝改变,孩子年龄越大,不服从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


      3、不服从行为与负面管教方式形成“强制恶性循环”,越压迫越反抗;


      4、小时候服从指令是长大后服从规则的基础。


     本期重点抢先看:


     孤独症孩子在诊断症状上相似,但在行为范式上具有特异性,应该使用不同的干预方法。 孩子表现出服从和不服从,取决于:


    1、孩子现有的行为变量


    2、孩子以往的学习历史


    3、孩子做出反应时外界内在环境中的制约条件


    4、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服从指令的先备技能有:感知觉专注、动作技能、言语行为、自我控制


    


        从行为分析科学的视角看,孩子表现不服从指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服从行为是怎样形成,怎样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表现不服从教学指令,我们应该怎样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同样是谱系孩子,为什么有的服从指令,而有的不服从指令?有的不但不服从指令,而且不服从老师,不服从纪律?在许多家长老师看来,这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对于孤独症谱系孩子的普遍误解在于:只看到孩子们在诊断症状上的相似性,没有看到孩子在行为范式(behavior pattern)上的特异性(idiosyncrasy)。


      谱系孩子虽然在核心行为障碍上具有相似特征,但是他们的行为范式与普通孩子一样,也是百人百性,千人千面。谱系孩子在行为上的特异性要远远大于他们相互之间的相似性。有些家长认为谱系孩子都差不多,表现的问题行为也差不多,于是把读到的一两种干预方法,或者一点道听途说,当成灵丹妙药,生搬硬套,不加分析地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结果失败还不知道为什么失败。


      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孩子不同,行为形态不同,行为功能不同,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不同,因此分析干预方法也应该不同。


       应用行为分析的灵魂在于“分析”二字。要科学地理解孩子的行为,需要对具体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为了分析,先要对行为进行测量。而为了测量,需要对目标行为下可观察可测量的客观定义,例如行为“指令服从”(instruction following),它的的定义可以是:


      “在发指令者的指令发出后5秒之内,孩子能够在指令控制之下,在感知觉,动作和言语上做出指令所要求的行为反应”。


      从指令发出到反应表现,其间的时间延宕会因孩子而异,通常在1-6秒钟之内。这一时间延宕反映了服从行为的强度或者力度(behavior strength),时间越短,力度越强;时间越长,力度越弱。作为家长老师,我们希望孩子服从指令行为的力度越强越好。


       有了这样一个操作性定义,实地观察,实地测量,取得记录数据,我们就可以测评孩子的指令服从行为了。想实操这一测评的读者,请关注本系列的第4篇,我们将具体介绍测评工具和操作方法。让我们先把“为什么服从为什么不服从”的原理解释清楚。


01为什么服从?为什么不服从?


       从行为表现的形态看,对于一个指令,孩子如果表现服从,就不可能表现不服从,反之亦然。服从与不服从是一双互不相容的“冤家对头”(incompatible behavior)。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服从还是不服从,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行为选择。


       行为学原理告诉我们,选择行为遵循行为的配对法则(Matching Law):即争取最大增强和付出最小成本。对学前期儿童行为选择的研究告诉我们,幼儿选择表现服从或者不服从,大致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的变量:


 一、孩子现有的行为库存(behaviorrepertoire);

       

二、孩子以往的学习历史(learninghistory);

      

三、孩子做出反应时外界内在环境中的制约条件;


 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当然,孩子的遗传秉性,神经生理特征等也会有影响,但这些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02什么是“行为库存”?


       先来看什么是孩子现有的“行为库存”。


      行为库存意译为行为的“保留剧目”,泛指一个人具有的行为技能。譬如说,一个人的语种库存,可以指甲会说俄语、英语、西班牙语,而乙会说中文;一个人的竞技库存,可以指丙会游泳、跳水、溜冰、而丁会跑步、篮球。


      孩子的行为库存,统指他掌握的所有行为技能。这些技能是孩子以往行为学习的积累。


03服从教学指令的先备技能


       要表现某一行为,行为库存中必须拥有表现这一行为的先备技能。服从教学指令的先备技能包括感知觉专注动作技能言语行为自我控制。没有这些先备技能,孩子无法表现对指令的服从。


先备技能1:感知觉专注技能


      1、 “感知觉”,指孩子具有正常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感受外界刺激。


      服从教学指令主要靠语音听觉做媒介,其次是视觉:”小耳朵听老师;小眼睛看老师。”普通孩子的听觉视觉平衡发展,二者兼顾。


      而谱系孩子这两方面感知觉发展往往不平衡,偏于一侧。比较多见的是视觉偏强而听觉偏弱:孩子习惯于通过视觉来获取环境刺激(比如观察老师发指令时的嘴唇张合、表情、手势),忽视了老师的语音。这样以视代听的感知觉习惯会严重妨碍语音指令服从。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一倾向,必须及早给予纠正,发展孩子语音感知技能,争取听觉与视觉的平衡。


      有的专家不加分析,一概建议增加视觉提示,用视觉刺激环境结构化来弥补听觉技能不足,而不重视听觉的增强纠偏。殊不知这样的方法治标不治本,结果可能使得孩子的听觉技能弱而更弱,言语行为学习严重受损。有的孩子听觉偏强,而视觉偏弱,同样也会影响需要视觉参与的指令服从(例如配对,分类,认指,模仿),也需要及早发现予以纠正。


      少数孩子听觉视觉都很弱,不具备可靠的听视觉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开始指令服从训练之前必须先进行大量的听视觉感知技能训练。


      听视觉感知是服从教学指令非常重要的先备技能,这方面技能不到位,孩子无法有效地服从指令。


       2、“专注”,指全神贯注,即孩子学会把自己的听觉视觉感知聚焦到老师发出的语音指令,表情,动作和教具上来。


      上课时要像运动员在倾听发令枪时那样的高度专注,“竖起耳朵”来听。高度的听视觉专注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服从指令的先备技能。与具有ADHD诊断的孩子相似,谱系孩子也普遍表现注意力缺陷:听视觉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不能持久。这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具备听视觉能力,而是因为他缺乏控制,调整和管理自己感知觉注意力的能力。


       研究表明,无论是ASD孩子还是ADHD孩子,感知觉专注技能缺陷可以通过密集的ABA训练来改善。孩子如果不具备感知觉专注技能,服从指令会有很大困难。

 

先备技能2: 动作技能


      刚进入干预程序时,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感知觉专注和语音区辨。这时对动作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够表现指令要求的简单大肌肉动作(例如起立、坐下、叉腰、转圈等)和小肌肉动作(例如握拳、拿卡片、翻书、指点等)就行。


       在建立指令服从行为的同时,通过语音指令与视觉示范,孩子可以学习更多的粗放精细动作技能,以及从听觉到动作(听-做),从听觉到视觉(听-看),和从视觉到动作(看-做)等学习技能。如果这些先备技能不足,对指令服从也会有很大影响。

 

先备技能3:言语行为


      孩子学习服从教学指令,最重要的先备技能是言语行为中的“听者区辨行为”。


       家长常常以为学习言语行为就是指孩子开口说话;专业人士也往往错误地把“言语行为”等同于“言者行为”。斯金纳在1957年出版了《言语行为》一书,历史上第一次从行为的角度来审视人类语言,把人类语言解读为操作行为,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言者行为”和“听者行为”,对二者做了形态描述和功能分析。


      他后来承认该书的内容太过集中于言者行为,对于听者行为的分析没有充分展开。为此,1989年斯金纳在他的晚年又专门写了《听者行为》,集中分析听者行为,指出听者行为与言者行为同样重要,在某些场合听者行为甚至比言者行为更为重要。


      指令控制是老师的言者行为对学生的听者行为的控制,对刚开始学习服从语音指令的谱系孩子来说,这是听者行为比言者行为更为重要的场合。

 

     指令控制是语音刺激控制(vocal stimulus control)。孩子能不能服从指令?第一他必须能听得见语音;第二他必须能听得“懂”语音。

 

      能不能听得见?耳科医学有科学方法测定。能不能听得懂?什么是听得懂?听得懂就是能够区辨语音,辨音识义。


      什么是“区辨语音,辨音识意”?就是孩子能对听觉感知的声音刺激进行比较区辨:


      同样是声音,锣声与锣声相同,但是与鼓声不同;狗叫声与狗叫声相同,但是与猫叫声不同;人类说话的语音相同,但是与鸟叫声不同,与乐器演奏声不同,与汽车马达轰鸣声不同。


      同样是人类语音,男声与女声不同,大人声与娃娃声不同,熟人语音与陌生人语音不同,爸爸的语音与奶奶的语音不同。


      同样是语音指令,吴老师的语音与徐老师的不同,她俩的语音又与妈妈的不同。


      同样是吴老师的语音指令,“来”和“去”不同,“站起来”和“坐下去”不同,“拍手”与“拍桌”不同,“牙刷”与“牙膏”不同,“公交车”与“消防车”不同,以此类推。


       语音区辨的最终目标是:孩子通过听觉感知来区辨由声母和韵母拼合而成,分别含有不同语义的语音组合单位(字,词,句,段);孩子学会区辨这些千变万化的语音组合(其中也包含各种指令在内),并且准确地区辨识别它们各自代表的语义。这就是“听得懂”的定义。

 

       普通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自然表现这样的听者区辨能力,出生不久的的婴儿就能区分妈妈的语音与陌生人的语音。谱系儿童由于发展障碍,常常到了3-4岁还有严重的听力区辨障碍。


       孩子是否听得见?是否听得懂?是否能区辨语音与非语音?是否能区辨语音的相同与不同?是否能区辨得准确?是否能够依据对语音的区辨来识别声母和韵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在此基础上,是否能根据语音指令来区别性地表现言语行为(例如仿说,要求,言指,回答问题),和非语言行为(例如坐下,起立,握手,击掌,跑,跳)?


      一环扣一环,整个“听者行为链”构成孩子能不能听得懂指令的先备技能。缺少这一听者区辨行为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孩子就有可能无法服从指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听者区辨技能不完善,建议先请耳科医生做一个听力测评,排除“听不见”的可能。然后针对孩子上述听者行为链中的各个环节,一步一步地检查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


      在训练服从教学指令同时,设计相应训练,增强听者区辨,弥补缺陷环节,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听者行为基础。这不仅是指令服从的先备条件,更是孩子学习基本的言者行为(仿说,要求,言指,对话等)和更为高阶的言语行为(自我对话,命名,阅读,写作,思考,解决问题等),全面发展功能性语言和适应性技能的重要基础。


 先备技能4:自我控制


      本系列的第1篇分析了自我控制对于指令服从的重要性;第2篇分析了学习指令服从就是学习规则服从。我们现在把这一逻辑再向前推进一步:学习指令服从就是学习规则服从,而学习规则服从就是学习自我控制。


      为什么?因为规则控制行为不同于“后效制约行为”,它不直接产生增强或者惩罚那样的后效:孩子服从规则并不一定会得到代币,iPad,也没有土豆片,没有QQ糖。读者会问:没有所有这些后效强化物,孩子是凭什么服从规则的?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孩子凭着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也凭着对这种自我控制行为的自我增强。


      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实验性分析和应用性研究告诉我们:先有自我控制,才有指令控制,才有规则控制。先有自我管理,才有规则管理。没有自我控制,孩子管不住自己,服从教学指令会有很大困难,规则控制也是空中楼阁。


      指令服从是孩子学习规则控制的的开端,也是表现自我控制的开端。说到底,小Jeff与小Tom的不同,就在于自我控制上的不同。


      学习指令服从行为,同时学到的是自我控制行为,学习自我控制,同时学到的是规则控制行为。从幼儿时期对于指令的服从起步,最终发展成为对各种大小规则(团队纪律,学校纪律,社会规则,政府法规,自然规律)的服从,这是儿童行为发展的自然规律。家长们仔细想想,这一行为的发展健全,对于我们孩子的今天和未来将是多么重要!


      面对外界刺激(老师的指令,窗外的鸟叫,操场上的喧闹,课桌上的增强物,书架上的新玩具,走廊里手机铃声,等等)和自身内部的感官刺激(这儿痒,那儿疼,口渴,肚子饿),孩子能不能表现自我控制,无视其他干扰,把听觉视觉持久地专注到老师的指令上,服从执行指令规定的任务,这也是一个行为选择:是选择自我控制还是自我放任?


      这一行为选择同样取决于孩子的行为库存,学习历史,外界内在的刺激制约。如同前述,读者自行分析,作者不再重复了。


04什么是“学习历史”


       再来看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历史。学习历史并不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历史。而是指孩子自从出生,在所处的物质世界与人际环境中,接触各种刺激,做出各种反应,获得各种后效,这样无数次的行为增强、消退、惩罚的历史。


       这一动态的行为历史,是孩子一生中发生过所有的A-B-C经历的总和,决定了孩子的行为范式,决定了孩子在未来某一特定环境(例如个训课),面对某一特定刺激(例如老师指令),表现某一特定行为(服从或者不服从)的发生概率。学习历史如何形成?


      以服从与不服从为例,听到某个指令,如果孩子表现不服从,不服从行为占据孩子的“行为时空”,获得增强,“进驻”行为库存,不服从的增强历史因此延伸。

      孩子经常表现不服从行为,不服从在行为库存与学习历史中占据优势,“西风压倒东风”,以后孩子听到类似指令,表现不服从的概率就会增大。而服从行为因而得不到表现,得不到增强机会,进驻不了行为库存,无法延伸增强历史,表现服从行为的概率就减小。


      也许你会问:孩子能够记住所有这些经历吗?当然不可能。但是这些行为学习的轨迹有可能存在于大脑的某个区域,成为决定未来行为发生概率的“黑箱”。神经科学家称之为“大脑评估区”。


      当孩子与新的内外界刺激接触,这一黑箱“启动”,应对内外刺激,依据行为库存与行为历史的“存档”,通过“黑箱操作”,决定某一行为发生的概率。你也许听说过,除了这个黑箱,大脑中还存在一个白箱:逻辑推理区。这是我们认知思维运作的所在。


      成人在做选择时,对于从黑箱产生的直感,会运用白箱做进一步推理,比较、权衡、取舍。而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很有限,白箱在选择行为时所起的作用也很有限。


      拿Tom为例,平时表现高频率的不服从行为,学习历史和行为库存中不服从行为占据优势。听到新的指令,黑箱操作,表现不服从行为的概率很大。他那非常有限的推理系统,会不会劝告他服从指令的重要性,不服从行为的危害性呢?大概不会。


       而Jeff平时表现高频率的服从行为,他的学习历史与行为库存中服从行为占了优势,在面对新的指令时,表现服从行为的概率就很大。而他的小脑筋,大概也不可能理解作者在此写下的长篇大论。


      孩子为什么选择不服从?


      看似一个简单的行为现象,却包含了相对复杂的行为学原理。搞清楚这些原理,对于分析孩子的不服从行为,以及其他问题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孩子学会“怎样学习”,走好康复的第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作者不厌其烦,写下这些原理,希望这些重要原理能渗透进家长老师的认知行为,不仅助力孩子的康复,而且增强读者进一步学习ABA的动机。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篇开头的问题:同样是谱系孩子,为什么有的表现服从指令,而有的表现不服从指令,不服从老师,甚至不服从纪律?


      回答是:孩子的行为库存不同,学习历史不同,外界内在刺激因素不同,加上孩子的自我控制与规则服从行为发展的水平不同,所有这些变量共同作用,表现服从或者不服从行为的概率也就会不同。



下期预告


如何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服从指令?


如果表现不服从,应该怎样分析?怎样干预?


怎样帮助孩子学习服从指令,改变不服从行为,走对康复的第一步?


下一期开始,我们将引领家长们进入实操,介绍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并对实际案例做具体的分析讨论。


敬请期待!


文章为恩启特教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详情敬请关注恩启官方公众号:恩启特教平台)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