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有自闭症孩子,作为孩子家长该全职在家吗?

当孩子诊断为自闭症后,需要开始长期密集的干预,这时很多家长都曾想过:该不该全职陪伴孩子?回答这个问题不光要考虑孩子的需要,也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支持以及父母的心态。


今天分享的文章只是给大家多一点参考,并不是鼓励所有父母都必须全职陪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更适合孩子、更适合家庭的干预模式。

阿力妈妈


坐标美国加州,两娃妈。曾经职场白骨精,现为家庭“干预师”。为你带来美国的自闭症干预方法;和你聊聊闭娃家的家常。


有个自闭的孩子,

我该全职在家吗?

   

记得当初阿力被确诊为自闭症的时候,我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给到孩子最大的帮助。医生看看我,斩钉截铁地说:“最好的干预在家庭,如果妈妈能全职陪伴是最好不过的”。“可是如果我不工作,这一大家子的开销怎么办呢!”我几乎头都没抬地回答道。医生听闻,不再作声。

    

其实之前,我和阿力爸早就算计过阿力每个月机构的费用、保姆的费用、日常生活费、阿力姐姐的兴趣班费用以及一年两次的出国度假费用等等...结论是,要想保证和以前一样的良好生活品质,最好还是两个人都工作。更何况,当时我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就这么丢弃了还真不忍心。所以说,那时“婉拒”了医生要我全职的要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自私的考量。当然对外,我美其名曰“事业心强”。    

 

但到了2016年初,我最终还是辞去了这份年薪不菲的工作,跟随老公把家搬回了美国。几个月之后,我的前老板开会路过洛杉矶和我们小聚,他对我说“搬回美国,对孩子们是好,可你就牺牲了”。我知道他指的是我的事业。这一次,我也一秒钟没有犹豫地回答道,“这也不算是牺牲,陪伴孩子是无价的”。和当初劝我辞职的医生一样,前老板听到我的答复后目光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我知道,他想问的是,在我当全职妈妈的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几年前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一直对全职妈妈没有深入地了解,总是偏执地以为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是首要的。于是,我加班;于是,我出差;于是,我给家里请两个阿姨;于是,我把父母搬到同一个小区居住;于是,两个孩子逐渐成了阿姨和姥爷姥姥的孩子;于是,阿力的进步比蜗牛还慢...... 我那时整个人忙到像一头拉磨的驴,根本顾不上忙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出于惯性在忙。常常是加班回家,眼睛看着阿力,脑子想着工作。

   

人有时候是需要外力的干预才会进行反思的。终于由于要搬回美国不得不中断工作以后,我开始有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两个孩子一边适应美国的生活,一边以他们自己的速度逐渐进步,尤其是弟弟阿力,从语言到精细动作到认知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前两天拿到最新的评估报告,5岁多的阿力的多项水平达到了近4岁的水准。虽然这根本无法和同龄人相比,但要知道他3岁时候的评估水平只相当于1岁的幼儿。在我全职的这近两年的时间里,阿力的安全感大幅度提高;阿力的语言丰富了;阿力成了双语宝宝... 他,终于“开窍”了!虽说我“损失”了两年的丰厚年薪,但儿子的进步是金不换的啊!于是,我终于明白——    

机构和老师是拿薪水的;    

保姆和小时工带的是别人家的娃;    

姥爷姥姥年纪大了,只能客串育儿;  

只有我这个娘,是养育娃责无旁贷的首要人选。


全职在家让我终于明白,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所带来的愉悦和情感体验,将是我们能对孩子的未来最重要的投资。花时间和ta在一起,理解ta, 关注ta, 引导ta...... 在所有的育儿书籍上,你都会读到对于父母来说欣赏他们的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与孩子对话、聆听ta们,一起玩耍,一起大笑,彼此看着对方,这些都是孩子智力发育所必须的。这样互动的收效,和把孩子送去每周几次的早教课或是把孩子推去一些没有资质的机构去做机械、枯燥的干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孩子是在接受爱中长大的,而父母是在给予爱中成长的。

    

有位美国大夫说,治疗自闭症没有奇迹,而是像丘吉尔所说的,是无数的血、汗、泪的结晶。我承认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但我认为其实干预有“捷径”,那就是来自父母稳定而持续的爱——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予孩子安全感,从而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良药,没有之一。



我们的孩子有特殊的需求,ta们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困难,因此ta们不能及时给到我们所需要的反馈。如此一来,让孩子在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中进行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的认知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仅仅限于在机构的桌面学习,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别的不说,单单就语言教学来说,孩子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从频繁地与家人互动中学习的。孩子的很多社会性语言都是从父母或其他家人身上学到的。而且,父母和孩子互动越多,孩子的表达能力提高得越快。当爸爸妈妈能很好地和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的时候,孩子的语言发育就进入加速通道。很多时候,阿力会说出一些我根本没有教过却很应景的话,回头想想,这些都是从他日常与家人互动中学习到的。


自从把阿力当成我的新老板以后,我就开始遵从着“大量地说、大量的回应和泛化”的原则来“伺候”他。每天,我们娘俩都会靠在一起聊天,说说趣事,谈谈生活,简直象恋爱中的情侣一样,不管说什么话题都是好的。同时,因为每天有大量的时间陪伴他,使得我可以随时把握生活中的机会对他进行干预。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干预机会转瞬即逝,真得要随时把握。


全职在家的日子给了我很好地机会去随时观察和了解阿力的各种需求,这弥补了以前忙于上班所欠下的那些时光。不久前看了一个短片,片中记者采访母亲,母亲说女儿将来想当医生。然而保姆对记者说,这个女孩将来应该想当公主。最后,女儿对着摄像镜头说自己未来想成为一名公主。我不由得感慨自己以前也是那个不如保姆了解孩子的妈妈。如此看来,“知子莫若母”并不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对儿子一丝一毫的进展都了然于心的基础上,我才更能更好地帮助他——每周阿力的BCBA会来家里督导,我就此抓住机会和她一起回顾一下目前的目标计划是否适合阿力,以及还有哪些方面我希望他有所提高。虽说专业人做专业事,但孩子是我自己的,作为妈妈,我希望他的干预计划的规划中有我的声音。说白了,我就是项目经理,所有的干预师是执行项目的工人,我必须不时统筹、敦促,以保证项目如期完工。项目不达标,我是第一责任人。


据阿力的BCBA讲,她目前接手的20多个孩子中,凡是进步快的,都是父母密切配合干预的。她的意思是,阿力的case算是其中之一。听了这话,我却只想抽自己嘴巴——如果当初早点辞职,现在儿子的状况岂不会更好?!


后悔药是没有卖的了。扭头看看银行账户里还剩些存款,我于是接着心安理得地继续在家全职吧!


转眼间搬到美国快两年了,我以为阿力早已忘了国内的事情了,直到有一天睡觉前他对我说,“妈妈,我还记得小王阿姨呢!”我哈哈一笑,接着他又说“在北京的时候,我和小李阿姨一起睡觉。”听完这后一句话,我笑不出来了,心头好似被重物猛击一下,嗖的疼起来。


唉,我欠孩子的真是太多太多了,曾经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以为阿力笨,不明白......结果,这脸被娃把给抽得不轻!


欠的债迟早是要还的,还好我还得不算太晚,利息还不算太高。


我愿作那个亡羊补牢的农夫,从此尽心地看管着我的小绵羊。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