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朱璟:家长们也要给自己放个假,不再去想干预的事情


家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家长们的每一天可能都和普通家庭过得不一样,对于孩子的干预始终是家长们放在首位的事情,又或者说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新年来临之际,给大家写一些小策略小贴士,希望能帮助大家过个好年。


朱璟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新西兰注册心理学家。拥有多年从事自闭症早期干预以及行为干预工作的经验。


01


给自己放个假,不要去想干预的事情。对孩子的干预,在很多家长来看是长期的任务,甚至是一辈子的任务,但你们也需要休息,需要调整,适当的休息能让大家有一个新的开始,会感觉自己“满血复活”。我常常都对家长说,首先要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和家庭,所以,给自己放个假吧。在放假期间,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已经执行得很好的规则或生活安排,尽量不要打乱,让孩子能保持已经建立的良好习惯。


减少目标,减少对孩子的要求,这样自然会减少冲突,也就减少了进行后果性干预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为了养成孩子听指令执行指令的习惯,我们会建议家长给了指令之后就要跟进,保证孩子完成指令。有的时候孩子会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来逃避执行指令,这个时候我们会建议家长跟进你的指令。过年期间,尽量减少指令,那么也就减少了跟进的必要了,冲突自然就会减少。比如,在过年期间,你未必需要有客人来就要求孩子问好。


对于孩子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投降的时候早投降,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就投降,同样会有助于减少进行后果性干预的必要。


比如孩子要求玩iPad,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限制孩子玩的时间。如果你已经建立了关于玩iPad的规则,孩子也已经能好好遵守规则,那么继续执行你的规则;相反,如果不让孩子玩iPad始终是你和孩子有冲突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在过年期间,当孩子要求玩的时候,你可以满足,而不是在尝试拒绝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后才妥协。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同时也避免了强化问题行为。


先安排好孩子的活动,然后才去从事自己的活动。选择孩子喜欢的、并且能独立玩一段时间的活动,安排孩子在他会觉得舒服的环境,比如让孩子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玩iPad。如果有可能,在玩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其它孩子喜欢的活动让孩子适当休息。比如,可以先设好定时器,到时间到的时候,要求孩子先吃一些他喜欢的东西,然后接着可以玩iPad。即使孩子对iPad的偏好程度大于吃东西,但因为已经玩了一段时间,对这个活动的需求就会适当降低,这时候对喜欢吃的东西的需求就相对而言上升了,所以这个策略可能会有效。


事先准备好孩子喜欢的吃的、用的、玩的。一来,主动给予孩子喜欢的东西,有利于保持孩子的情绪稳定;二来,在孩子提要求的时候,不会因为家长无法提供而引起冲突。只要这些东西是你提供的,或者是在孩子使用正确行为提要求的时候提供的,而不是在问题行为出现后提供的,就都是适当的,并不会因为你给予而强化任何孩子的问题行为。


经常给予孩子注意力:对于经常寻求你的注意力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不定时地去关注孩子。如果和朋友聊天了有可能会忘记去关心孩子,那就给自己设个定时器,千万不要等孩子出现不适当行为的时候,才去给予注意力(阻止和斥责都是注意力哦)。每次你给予孩子注意力之后,都会帮助孩子再独立玩一段时间。每次给予注意力的时间并不需要特别长,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玩五分钟,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现在要去看一下阿姨,一会儿再过来陪你玩”,告诉孩子你会去陪他,可以帮助增加孩子等待的耐心。


02


预先计划好假期的活动安排。假期的时候,原有的生活秩序和规律基本被打乱了。对于很多孩子来讲,特别是自闭症的孩子,这样的变化一来不好适应,二来多出来很多他们可能根本在能力上应付不来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了解新年的安排,减少他们的焦虑,并且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星 期 历

制作一张星期历,把这个星期里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对于不认字的孩子,可以使用图片。


比如大年初一要去奶奶家,可以在初一这个日子下,贴上奶奶的照片。这个星期历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也可以由家长制作,然后给孩子讲解。每天的活动完成后,把照片从星期历上拿走,这样孩子能按顺序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在前一天晚上,总是把后一天要做的事情跟孩子说一遍,对于更远的事情,只需要提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而不需要全部说。比如,可以跟孩子说“看,明天我们要去奶奶家,大后天(手指着星期历上大后天的某张图片),我们就可以和小表弟一起去游乐场了。


注:有少数孩子会出现提前告之新活动的安排反倒会引起孩子的焦虑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型,则不适合使用这个策略。

另外,万一计划好的事情有变化,就可以在星期历上体现出来,提前告诉孩子,以免孩子临时知道自己喜欢的活动不会发生而引发强烈的情绪问题。虽然提前说也会引发一定的情绪,但毕竟有时间让孩子消化这个“坏消息”,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孩子的接受程度就会高很多。这时,如果家长能刻意安排另一个孩子喜欢的活动,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基本就能消除了。

社交故事

对于一些新的地点新的活动,可以先制作包含有活动信息的社交故事书,提前给孩子看、跟孩子讲,让孩子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比如,过年的时候要出门去外地的舅舅家,而孩子还没有坐过动车,就可以把从出门、到火车站、到坐动车、到达舅舅家所在的城市、最后到舅舅家的一系列活动写成一个社交故事书。注意,社交故事书的作用是提供信息,比如火车站长什么样子,那里会有很多人,动车长什么样子,在动车上可以做什么(安排孩子喜欢的东西)等等,避免写“不可以这样做、那样做”的句子。社交故事最好以孩子偏好的活动来结尾,比如到了舅舅家,舅舅会给你做好吃的芝麻汤圆(假设汤圆是孩子喜欢吃的),这样孩子对于整个过程会因为一个好的结果而有所期待,从而减少孩子的焦虑。当然,如果你加了这样的安排,千万别忘了让舅舅买好汤圆!

注:以上的策略都只是提供信息,并不直接帮助改变孩子的行为,所以并不代表使用了之后问题行为就不会发生。对于一些孩子,它可以帮助减少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最关键还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家长用好辅助,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行为。


03


基于你对孩子的了解,做好预防策略。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习惯和需求,而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往往是问题行为出现的时候。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就需要提前做好预防,不给这些问题有出现的机会。


  • 比如:孩子上车一定要听音乐,如果要和朋友一起出门,尽量开自己家的车,而不要去坐朋友的车,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在车上听音乐的需求。

  • 比如:某些东西必须放在固定位置,当来访的客人移动了这些东西的时候,尽量把这些东西放回原处。当你这样做时,你需要向客人解释一下,以免对方产生不满。

  • 比如:孩子不能忍受噪音,而你有某个朋友说话总是特别大声。当这位朋友到你家的时候,你需要刻意地注意安排孩子尽量远离这个朋友。

  • 比如:孩子特别害怕噪音,在初一和初五这两个肯定会放炮仗的日子,可以考虑让孩子在你的房间睡,在听到放炮的声音时,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被惊醒,可以安慰孩子,或者帮孩子带耳机,或者让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不需要强制要求回去睡觉。

  • 比如:孩子去饭店吃饭一定会想要点某个菜,而吃饭是你的朋友请客,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不好意思主动点菜;但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更大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你需要提出来替孩子点上这个菜。

  • 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饭,大家边聊边吃,吃饭的时间会尤其长。可以先安排孩子吃他喜欢的菜,包括米饭,孩子吃好后,允许他安静地在一边玩手机或iPad或其它他喜欢的东西;在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允许孩子出去走走;不需要要求孩子整个过程都安静地坐在桌子边。

  • 比如 :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孩子会一直把他喜欢吃的菜转到自己的面前。你可以先替孩子夹各种喜欢吃的菜放在他的盘子里,对于孩子特别喜欢的菜则多夹一点,这样也许可以让孩子忙着吃自己盘子里的东西,而没有时间去转桌上的转盘。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