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偷吃肠被当小偷,自闭症孩子发狂 | 如何带孩子逛超市?

照片来自视频截图


青岛市电子信息城旁的美特好超市的办公室里,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发狂,把超市办公桌上的东西统统砸到了地上,场面一度失控。就在几分钟之前,男子刚刚在超市里擅自打开一根香肠,自顾自的吃了起来,保安大哥看到了这一切,才把他带进了办公室。


工作人员发现,小伙身上还装着一些还没结账的食品,难道他是小贼,员工们立刻板起脸来,谁知几句严厉的问话和动作,竟然让小伙子突然狂燥起来。怪异的大叫,不受控制的动作,把大家都惊呆了。


从监控上可以看出,因为坤坤在办公室里失控,工作人员赶紧把他带到外面的走廊上,随后,双方再次有了推搡。保安大哥强调,他们不可能去对一个思维不清醒的人动手,当时,谁也没想到,陌生人的靠近和搜查在瞬间激怒了坤坤。坤坤封闭的世界,无人能懂,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有时,也会力不从心。



由于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如何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社会性让老师和家长们“想破了脑袋”。融入社会中生活,是每一名自闭症孩子家长都希望看到的自闭症康复结果。然而自闭症孩子的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交往,融入社会从何谈起?那么,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的社会性呢?


自闭症孩子的户外活动一般都会比正常孩子少很多,而大多数家长们的“带不出门”及“丢人”的想法更是扼杀了自闭症孩子本来就少的户外活动机会。其实,带着自闭症孩子去逛超市购物对于提升他的社会性是很有帮助的。


自闭症孩子去超市购物无疑能让自闭症孩子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在购物之前有些事项需要家长注意:


1、首先应该教给孩子一些规矩:不能拿了东西不付钱,不能插队,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要按先来后倒耐心地排队等。其次对于一些有感统方面问题的孩子应该教他如何适应(人多,吵闹,高音喇叭,空调机,等等)。再次对于一些高功能的自闭症孩子,可以提前帮他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列举需要买什么等,让他有目的的去完成购物活动。


在带孩子购物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干扰孩子的行为,站在后面看着就行了,在孩子没有目标的时候可以用眼神和手势引导孩子,告诉他该做什么。


2、当然购物过程也需要分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来确定,能力较差的家长参与的就会比较多,刚开始可以简单的带着孩子去做,让孩子了解家长的每个动作的意思和目的。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自闭症孩子可以让他拿着购物清单自己去做,家长跟随着走就行了,偶尔进行指点。


3、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引导孩子和别人互动(可以让他找服务员问价等),很多孩子并不能让动作一步到位,当然在这过程中孩子会闹很多笑话,有的带孩子去购物的家长说一个购物过程堪比一集搞笑小电影,这是家长心态不错,在这方面家长不能存在不好意思的心理,在孩子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这都是小插曲。


其实,逛超市购物不仅是提升自闭症孩子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生活自理训练中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之一。因此,家长们在带孩子逛超市购物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对待。



下面,我们举一个典型的实例,万一您已做好万全的准备,带着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孩子突然大哭大闹要东西,该怎么办?


孩子看见了糖果,嚷着要妈妈买。妈妈说:“宝贝,家里的糖你还没吃完呢,等吃完了咱们再买。”宝贝一听妈妈不给自己买,立刻开始发脾气,他用手抓妈妈,嘴里说着:“打妈妈,妈妈坏。”,伴随着大哭,嘴里不依不饶说着:“我要买糖,我就要买糖!”,这时妈妈坚持自己的立场,就是不答应。一旁的爸爸见周围的人都在指手画脚地看,糖果也就几块钱,碍于面子,也是心疼孩子,就说:“宝贝不哭啊,咱们买,买还不行吗?来,拿着糖,咱们结账去。”宝贝破涕为笑。


分析

1) 孩子看见糖果要买,是天性。


2) 妈妈解释家里有糖,吃完了再买这是树立孩子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3) 孩子发脾气,目的就是要买糖。妈妈不答应,所要传达的消息就是-你哭也没用,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以后再用哭闹要求妈妈买糖的机会就会减少。


4)妈妈眼见就要成功,爸爸半路杀出,充当好人,既强化了孩子哭闹的行为(也就是以后哭闹肯定能达到目的),又捣毁了妈妈的教育模式。换句话说,爸爸既没有管教好孩子的行为,也得罪了自己的老婆大人。



当行为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事件:孩子要买糖,妈妈不答应,孩子开始哭闹和打妈妈。

第一步:妈妈用手控制住孩子(孩子从小要知道不可以打父母和长辈)。

第二步:妈妈跟孩子说:“我最后重复一次,我们吃完家里的糖再买。” (语气强硬但不发火。)

第三步:如果孩子停止,那么一切照旧,继续逛街(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小)。如果孩子继续哭闹,那么妈妈放下已经放在购物车里面的东西,拉着/抱着孩子,离开超市。途中不要解释,不要劝,一句话都不说。

第四步:带孩子回到家中,等孩子自己平复情绪(期间给孩子补充水分,让他哭吧,除了给水,什么都不要给,切忌回家给他吃糖)。如果这个期间,孩子要求抱抱,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讲道理(没用!)。抱着就好。

第五步:孩子平复了情绪,一切照旧。不要翻旧账。没用!



干预之后应该做什么?

1)对于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的行为:如果之后去超市,仍然发生这类事情(应该会发生几次),按照上述的方式,几次之后,孩子就不会用哭闹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后果性的干预做的时候很“残忍”,但却是行为干预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如果家长不能承受这种压力,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去帮助避免行为的发生,但不建议在行为发生的时候去强化问题行为。


2)对于爸爸“搅局”的行为:在事后与爸爸讨论,并达到一致意见-请配合妈妈的行为,孩子不吃糖不会出什么大事情的,哭就哭吧。可是他在为了一颗糖打自己的妈妈,这是要严肃对待的,所以绝对不可以在这个时候,让他得逞,否则今天是打妈妈,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开始打爸爸,或者其他人。不仅需要获得爸爸的理解,也希望爸爸在未来可以根据以上步骤,配合或执行。


预防步骤

爸爸妈妈可以在要去超市之前,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购物清单(三岁孩子,可以用画的),如果家里孩子喜欢的吃的快要没有了的时候,主动提醒孩子:“宝贝,你看,米饼还剩一块了,今天去超市我们要再买一包新的哦!”。这样逐渐让孩子明白:

1)东西快没的时候,我可以买新的;


2)东西还有很多就不用买新的;


3)遇到孩子突然想买,可是家长又不愿意给他买的时候,就可以把清单拿出来,让孩子看:“宝贝,这个不在清单里,我们今天不买。”


专家的话:行为干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见效,所以即使你使用了预防措施,仍然会出现孩子坚持要得到的状况。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孩子得不到一定会出现情绪的爆发,但你不希望在公共场合里对孩子进行后果性的干预,那么请不要测试孩子的底线,要投降就早投降(即,先尝试拒绝,在孩子不接受你的拒绝时妥协)。你什么时候给糖果,就会强化给孩子糖果之前发生的那个行为。


  • 如果是在孩子提要求的时候你同意了(虽然你并不想同意),你强化的是孩子正确提要求的行为;

  • 如果在孩子和你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同意了,你强化的是孩子讨价还价的行为;

  • 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妥协同意了(通常家长会说:“如果你不哭就给你买。”),那么即使孩子能停下哭闹,你仍然强化了孩子哭闹的行为。


在家里也能做的干预练习

建议家长在家里养成孩子要什么东西,包括孩子可以随时得到的和限制性的物品,都先争得家长同意的好习惯。生活中可以是:“妈妈,我可以吃饼干吗?”、“可以画画吗?”、“可以玩手机吗?”、“妈妈陪我玩小汽车好吗?”、“妈妈给我讲故事好吗?”。


专家讲:养成孩子询问习惯的好处: 习惯成自然: 给家长拒绝的机会,也让孩子练习“接受自己的要求被拒绝”这个结果:经历越多,接受程度越高。


干预方法一: 在正向的环境中练习

孩子每天绝大部分的要求都是家长能满足也会满足的,只不过我们习惯于只告诉孩子“哪些不可以得到”。孩子养成提要求的习惯,家长就有机会大量地对孩子的要求说“好的”、“可以”,同时选择少量的机会拒绝要求。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可以是90比10,甚至于95比5。


干预方法二: 先挑选孩子不太在乎的东西来拒绝

如果孩子的问题行为已经相对严重,也就是说只要拒绝孩子的要求(他特别喜欢的东西),情绪问题变立即爆发,那么这个方法变非常重要。


在家里进行干预的时候,家长先刻意地对孩子提出要求中的一些他不太在意的东西进行拒绝。事实上你本不需要拒绝,只是为了训练而拒绝,让孩子经历要求被拒绝的感受。


选择孩子不太在意的东西,可以降低孩子感受到的负面情绪的程度,当然孩子要得到的执着度也自然不太高,这样可以保证干预的成功率—孩子要求,家长拒绝,孩子平静地接受。随着孩子接受程度的增加,慢慢对孩子更喜欢的东西来尝试拒绝,直到你可以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


在拒绝时,请不要只是简单地说“不行”,一定要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比如,孩子在晚饭前说“妈妈,我要吃饼干”,妈妈可以回答孩子:“现在我们不吃了,好好吃完晚饭你可以吃两块饼干。”


专家讲:

不要小看小时侯为了小小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就乱发脾气的行为,如果现在不干预和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长大了头疼的是家长、受罪的是孩子(都不会好好商量了,动不动就撕心裂肺的)。行为问题,就要在萌芽期把它正确干预起来!


案例内容源自星空灿烂

微信ID:SSEARC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