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啥样的孩子更容易患自闭症?都会有哪些早期征兆?

 

邹小兵医生曾说过:

“自闭症在各类导致儿童残疾的疾病中,最具有抢救价值。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孤独症孩子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一岁到一岁半的诊断准确率已经超过了60%,一岁到两岁半之间的诊断可靠性已经到了80%,孩子在两岁前后的诊断基本上就是可靠和可信的。”
 
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对于后期干预至关重要。但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难以发现自家孩子的异常情况,从而耽误了很多黄金干预的时间。
 
因此,若社会大众能多一些关于自闭症的早期知识和基本了解,那么未来我们也能尽力“预防”,从而争取将损失最小化。
 

01

自闭症是精神疾病吗?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现在,仍有人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病。

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技术落后,若发现谁家孩子不对劲,可能还会把孩子误诊为智力障碍等,把自闭症认为是精神疾病,也是耽搁孩子诊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有些自闭症人士会共患精神疾病,比如焦虑、抑郁、双向情感障碍,个别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精神分裂,但本质上,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后天刺激等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
 
并且早在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 American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发布的《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 nization,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CD11)都明确指出: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与儿童智力落后,发育落后属于同类问题。
 
 

02

自闭症都有哪些种类?
 
自闭症的分类非常复杂,并且由于还涉及到多个学科,容易被混淆,所以了解自闭症的具体类型,对于家长判断也非常重要。
 
目前,按照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十一版,自闭症可以分为八种类型:
 
一、智力正常,语言基本正常
二、智力落后,语言基本正常
三、智力正常,语言损害
四、智力落后,语言有损害
五、智力正常,几乎没有语言的自闭症谱系障碍
六、智力落后,几乎没有语言
七、特定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多指症候群性自闭症
八、非特定的自闭症(分不了类型的自闭症)
 
自闭症的种类繁多,若是细分还可以分多个类型,每个类型又会对应不同的症状,所以了解自闭症的一些表现,也是家长们的必修课。
 
 

03

自闭症的早期征兆有哪些?
 
我们知道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与自闭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目前ASD早期主要由5大行为标志,ASD社交不足行为和部分刻板行为在早期即可出现,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目前可作为ASD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如下。
 
1.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ASD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少。

有研究表明最终诊断为ASD的患儿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有些ASD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不(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ASD表现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叫名反应不敏感不仅可以从正常儿童中识别出ASD,也可较好地分辨ASD与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

JA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

在对ASD患儿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4-15月龄即表现出较低与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因此JA缺陷也是”不应”的表现。
 
3.不(少)指:
 
即缺乏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早在12月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
 
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

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务必考虑ASD可能。
 
5.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

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

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明确的ASD早期行为识别标志尚不能构成ASD诊断,无论家长还是儿科医师根据以上所列早期标志疑诊ASD,务必在给予初步干预指导的同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或转诊有条件医院进行进一步的ASD诊断、评估。
 

04

哪些孩子更容易患自闭症?
 
目前一些科研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在自闭症圈的认知里,都知道一些常规的说法,比如男孩比起女孩更容易患自闭症,早产儿更容易患自闭症等,但目前这些尚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得到证实。
 
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自1943年 Leo Kanner医师首次报道自闭症以来,有关自闭症及其相关障碍的名称和诊断标准不断变迁。

自闭症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被纳入研究的环境因素众多,但多数没有定论。
 
但有两条是已被明确的自闭症高危因素:
 
有患自闭症的兄弟姐妹以及有精神分裂、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及行为问题家族史者。
 
因此,儿科医师应对有这2条高危因素的儿童给予特别重视,建立档案,追踪随访。
 

05

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
诊断患有自闭症?
 
孩子在出生时无法诊断患有自闭症,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

此外,自闭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自闭症忽略了。
 
同时,自闭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部分自闭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自闭症症状才显现出来。
 
其中,父母的认知和心态也是原因,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就现实情况来说,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自闭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自闭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自闭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
 
最后,相比较多年以前,大众对自闭症的认知程度其实多了不少。

随着信息量的增多,我们也能在机构里看到不少90后家长的影子,新一代的育儿家庭,对于前沿知识的敏感度非常高,在自闭症圈很多家长还“自学成才”,成为了圈内的发声者和孩子干预路上的得力助手。
 
相信,随着自闭症越来越被普及,误诊以及错过黄金干预期这类事件也会有所减少,更多自闭症孩子也能少走弯路,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干预。

| 参考资料:部分内容摘选自《中华儿科杂志》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