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ABA扫盲03——问题行为干预(上)

温馨提示:本文是ABA的精髓部分,真正的应用行为分析!但由于内容过度烧脑,请自备降压药。 如果你问一些自闭症领域的专家,你最害怕家长问你什么?我估计一大半的都会说:“我最怕没头没脑的过来问我行为问题怎么解决”! 墨者也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问题: “我儿子每次路过超市都必须进去买雪糕,不给就满地打滚。怎么办?” “我孩子一哭就不停的数数,怎么办?” “我姑娘做很多事必须自己完成,别人帮忙就发飙。但很多事她自己还做不了,别人又插不上手,怎么办?” “我孩子经常掐人怎么办?” “我儿子玩游戏输不起,一输就哭。” 。。。。。。。。 。。。。。。 。。。。 。。 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咱们的孩子谁还没几个怪癖的行为呢?但是如果就这么问出来。估计就连斯金纳也回答不了吧?! 这就好比我问医生:“我腿疼怎么办?” 他怎么知道我是扭伤了?还是老寒腿?还是滑膜炎?还是半月板损伤?还是骨刺?还是风湿啊? 即便是专业的医生也得就这一个问题做一系列的检查才敢确诊。所以我们不要老是幻想我说出了这个问题,某位大神能够给出一个药到病除的干预手段,你回家一用就立马见效。你放心,越是资深的专家越不敢给你答案。不信你@郭延庆教授试试。 因为行为分析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科学,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我们到底要如何来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本文逻辑性较强,比较烧脑。) ——————分割线—————— 首先,很多家长有些草木皆兵了。看见一丁点的不对头就如临大敌一般的想要干预。比如孩子一个礼拜甩了两会手,就觉得是自我刺激,紧张的不得了。 其实,大可不必。对于问题行为,我们的确有必要干预,但是也不是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都要管。 所以,首先,我们来看看到底我们要把干预的精力放到那些问题行为上呢? 1、危险行为。这个放在第一位估计没人有意见吧?要是你家孩子捅电门、敲玻璃、磕电视,甚至把喜欢把手伸进电风扇里。估计一般NT家庭已经上手开抽了吧? 2、高频发生的行为。像仔仔,整个夏天他的眼睛就没离开过电风扇。无论路过哪里,水果摊、菜市场、商铺、网吧,只要看见旋转的电风扇就冲进去直勾勾的瞅,而且一瞅就是老半天。然后换一家再瞅,一边瞅还一边乐。 3、容易引发负面评论的行为。比如在公共场合下尖叫等。 4、惯出来的问题行为。比如不给买吃的就满地打滚。 5、严重的刻板行为。比如回家每天都得走同一条路,路上的各个“景点”必须挨个玩一边。少一个就崩溃。 6、可能干预成功的行为。比如孩子半夜突然醒来玩命哭闹(仔仔之前就有过),这个就不是用行为干预能解决的问题了。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干预的部分(当然您也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自行补充)。其实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些已经不少了。足够一个大工程的工作量了。至于说其他一些怪异,但不影响大局的行为,比如仔仔的逢7必停。随他去吧~。想想你我自己,是不是也有些小怪癖呢?比如墨者本人,每次必须等到没有碗吃饭了,才去刷碗。 ——————分割线—————— 这里必须印入一个概念:ABC——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s 分别代表了前事刺激、目标行为、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部分都是啥: A、前事刺激(包含但不局限如下): ●出现在环境中的人、物品,或场景。 ●他人发出的声音刺激(大声说话或咳嗽)。 ●某种指令或要求。 ●某些活动的顺序。 ●温度、光线、噪音、天气等。 ●生病、受伤。 B、行为(有如下特点): ●必须由主观意识所支配的。 ●不包括静止态(睡觉就不算)。 ●由于外力产生的移动(你孩子的精细课是不是很多时候都处于这个状态?) ●带有“不”字的都不算(不看、不吃、不听等)。 C、后果(包括但不局限如下): ●得到食物、玩具、活动、注意力等。 ●他人接近/接触、表扬、批评、安慰。 ●移除不喜欢的任务、要求、注意力。 ●减少或移除嫌恶的内在刺激。 ●得到或增加喜欢的内在刺激。 举个例子: 小明路过超市,要买雪糕,妈妈不给买。小明就满地打滚的哭,妈妈无奈的给他买了,小明高兴的走了。 这个例子里有4组ABC。分别是小明2个,妈妈2个。 行为链(小明)1: A:小明路过超市。(前事) B:小明要买雪糕。(引发的行为) C:妈妈不给买。(得到的结果) 行为链(小明)2: A:妈妈不给买。(前事) B:小明满地打滚。(引发的行为) C:妈妈无奈的给买了。(得到的结果) 行为链(妈妈)1: A:小明要雪糕。(前事) B:不给买。(引发的行为) C:小明满地打滚。(得到的结果) 行为链(妈妈)2: A:小明满地打滚。(前事) B:无奈的给买了。(引发的行为) C:小明开心的走了。(得到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行为的目的分析。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行为的目的都可以分为以下4种: 1、想要得到。(不给就哭) 2、吸引注意力。 3、移除不喜欢。(走陌生路哭) 4、自我刺激。(甩手、尖叫) 那么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上面例子中母子的4个行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小明要雪糕——想要得到 ●小明满地打滚——想要得到(上面的升级版) ●妈妈不给买——移除不喜欢(不想让孩子吃垃圾食品) ●妈妈给买了——移除不喜欢(耳根子清静了) ——————分割线—————— 所以我们的干预就是要从A、B、C这三步入手。

先看前事刺激,拿仔仔看风扇为例。如果我不带他走市场那条街,那么他看见风扇的几率就小的多。那么,盯着风扇看的这个行为自然也就降低了。 当然,很多家长比较不屑于这种办法。认为根源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这依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至少可以立竿见影。 再来看看这个B,也就是孩子的行为本身。 每个行为都可以分成上诉的四种功能,不只是孩子,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不信你随便找个自己的行为来归归类试试。 针对不同的行为,我们采取的干预手段是不同的。这里就要结合C的部分一起说了。 首先,我们再引入C的几个概念: 1、正强化。 比如DTT中的强化物就是正强化的作用,用奖励的方式提升下次目标行为的发生几率。 2、负强化。 目的依旧是增加目标行为的发生几率,不同的是采取“减法”的方式,移除嫌恶刺激。比如你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就不用加班。这里降低加班的几率就是负强化。 3、正惩罚。 比如孩子不听话你就抽他。 4、负惩罚。 比如,你迟到了老板就扣你工资。 总结一下,“增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目标行为下次的发生几率;“削弱”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为的发生几率。 “正”是用加法手段,“负”是用减法手段。 一般来说,我们应用的频次应该是: 正强化>负强化>负惩罚>正惩罚 好了,问题来了。如何针对不同的行为目的来选择不同的C。举个例子: 个训课练习搭积木,小明不做,并把积木扔到地上,老师强迫小明捡起来,继续搭,并且扣了小明一个代币,小明哭着完成了课题。 A:个训课练习搭积木。(前事) B:小明不做,并把积木扔到地上。(移除不喜欢) C:老师强迫小明捡起来,继续搭,并且扣了一个代币。(想要得到——希望小明能完成课题) 这里老师给出的C是: 强迫其捡起并继续搭——正惩罚 扣除小明一个代币——负惩罚 老师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降低小明以后再发生问题行为的几率,所以是惩罚。而上面买雪糕的那个例子,妈妈给出的结果C是(妥协买雪糕),却是增加了小明下次在得不到的时候就哭闹的行为,所以属于增强。 好了,下次你孩子再有问题行为发生的时候,你先分析一下他的目的是什么。尽可能在A上先下功夫,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几率。这叫“主动干预”。 一旦问题行为发生了,我们再在C上做文章就叫“被动干预”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自言自语或是尖叫,可是你一跟他玩上,他就好了。那么其行为目的可能是“获取注意力”、或是“自我刺激”。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别老看手机,隔十分八分就跟他玩玩。 如果你的孩子得不到就闹,基本是长辈给惯出来的“想要得到”。用前一篇文章里的“引导其用语言表达”,然后再适当的削弱。 ——————分割线—————— 说到削弱,这是除了“强化”和“惩罚”之外的第三种处理办法。是我们面对问题行为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办法。 说白了就是在保证孩子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不搭理他。他哭累了,发现没用,下次哭闹的几率就会降低。 拿仔仔为例,曾经有一段时间,这小子如果在外面没玩够死活就不上楼(即便天黑了全是蚊子)。抱上来就满地打滚的哭(那时候他还属于重度自闭,父子之间尚没有任何沟通的渠道)。我在地上铺了一层爬爬垫(保证其基本安全),然后该做饭做饭,该刷马桶刷马桶。他哭了半个小时发现没人搭理他,就爬起来自己玩了。这时候你过去一抱他,他又开始发飙。我就再扔他在那哭。如此这样一个礼拜,他就再也不哭了。每次抱上楼时,虽有些不情愿(吭吭叽叽),但是一会也就好了。 ——————分割线—————— 那么好了,看完上面这些内容,你一定是一头雾水。“我TMD知道了这些有毛用?!难不成孩子每一个行为我都要分析吗?!那还不如杀了我算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讨论下面的内容。(以下内容更烧脑,请自备王老吉) 因为我们需要,有计划的建立期待行为!!! 就是说,当你的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时。你除了惩罚、忽略外,更重要的是你希望他能出现什么行为。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区别性增强(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就是说: ●对于一些反应提供强化,对另一些反应不提供强化。 ●通过强化来影响孩子对不同反应的选择。 ●以强化为基础,来减少和消除问题行为。 说人话就是,平时里有意识的建立孩子的正确行为。关键时刻就能引导其派上用场。 区别性增强一般来说分为4个情况,DRI、DRA、DRO、DRL。我们分别来详细的说说。(以下内容由于专业性太强,实在看不懂,您可以跳过去往下看。否则吐血了我可不负责!) 我尽量试着用人话来大致的说说这4个内容。 看下表(摘自Parrish,1997,666页)

1、DRI(区别性增强不兼容行为) ●增强一个适当的行为用以取代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发生是不予强化。 ●替代行为和问题行为的功能(不一定)相同。 ●两者在形式上无法兼容。(如安坐就不能满地跑) 2、DRA(区别性增强替代行为) ●增强一个适当的行为用以取代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发生是不予强化。 ●替代行为和问题行为的功能(尽可能)相同。 ●两者在形式上可以兼容。(如一边哭一遍说:“我要吃糖”) 3、DRO(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 ●在某个特定时间,问题行为没有出现时,给与增强。 ●增强“零反应”行为。(比如十分钟没有尖叫就给与强化) 4、DRL(区别性增强低频行为) ●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几率,但不完全消除该行为。 其中,1、2 比较好理解。其应用方式如下: 一、DRI: ●介入开始,该行为将获得充足的增强机会。 ●持续的给与增强。 ●组建的淡化增强。 ●结合使用其他行为干预程序或策略。 ●介入终止后,维持和泛化不兼容的行为。 二、DRA: ●明确目标行为及定义问题行为。 ●分析问题行为,看是否需要教导替代行为。 ●替代行为的功能与问题行为功能尽量一致。 ●执行该行为所需付出的努力程度,须等于或小于原行为。 ●开始介入强化时,让孩子轻松得到强化。 ●设置情境练习,并逐渐淡化增强。 我这里着重说说3、4。 一、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又叫:DRO) 定义: 1、当问题行为在固定时间内没有出现时给予增强。 2、若问题行为在固定时间内出现则不给予增强。 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DRO)分为四个类别: 1、时距DRO A:固定时距DRO 1)设定一个时距 2)当问题行为在整个时距内完全没有出现则给予增强 3)问题行为一出现,重新计时 例如:设定一个固定时距为:3分钟,那么在着三分钟之类一次问题行为都没有出现就给予增强。在三分钟之内,如果问题行为一旦出现就不给增强并且要重新计时。 B:不固定时距DRO 如:取定时间:平均3分钟。那就是第一时距:1分钟,第二时距:5分钟,第三时距:2分钟,第四时距:4分钟。 这样做的好处是:时距不固定,孩子没有办法去预测到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增强。 2、瞬间DRO A:固定瞬间DRO 2)当问题行为在时距结束的当下没有出现则给予增强 例如:3分钟的时距,3分钟时间之内不去监测行为,待3分钟的时间到了,进行查看,如果问题行为没有出现则给予增强。 B:不固定瞬间DRO 表示:每一次的时距不固定。 例如:平均每3分钟的时距。即1分钟时间到了,看下孩子如果没有问题行为则给到增强;5分钟时间到了,再看下孩子如没有问题行为则给到增强。在这5分钟之内不去监测行为,只是在时间结束的当下来查看孩子有没有问题行为的出现。 总结:固定瞬间DRO较方便,不像时距DRO在时距之内要时时刻刻监测孩子是否有问题行为。 DRO的使用考量如下 了解限制: 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的关注点在于这个时距内孩子没有出现目标行为或问题行为,只关注什么行为没有出现。 准备好开始: 在做介入时,要去收集极限,了解孩子的初始时距是多少,一般初始时距可以根据孩子的极限的值来计算出平均值,初始时距一般小于等于平均值。 找好强化物,看看孩子当下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看看孩子的通过标准是什么。 当心意外: 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其他不适当的行为。因此在增强的当下,一定要注意没有其他不适当的行为发生,才可以得到增强。 逐步延长: 一开始的时距都是比较短的,但是我们希望孩子的好的行为可以更稳定的发生,所以时距要逐步的延长。有2种方式:一种是例如每次增加2秒,另一种是例如每次增加10%。 泛化情景 问题行为介入时,希望其问题行为能够在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物前能都够稳定的呈现降低的趋势,这样孩子的问题行为才能比较成功的降低到最小值。 与其他程序结合 与其他程序结合,可以使DRO更有效,且可使行为更合适、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区别性增强低比率行为DRL 定义:频率减少到规定的数量或数量以下则给予增强 区别性增强低比率行为DRL分为三个类别: 1、全时段DRL 指在整个时段里,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小于等于我们预先设置的值,时段结束后才可以得到增强。 2、时距DRL 把时段分割成时距。 例如:1小时分割成6个10分钟,在每个10分钟是1个时距,每个时距中问题行为发生频率小于我们设定的值,待10分钟到了即可得到增强。 3、特定间隔反应DRL 间隔时距越大,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越低。 DRL的使用考量 DRL更多的使用在这些行为看起来合适,或者不可能一次就给完全减低到没有的情况下使用。因此限制是:问题行为降低的速度比较慢,因为它不强调问题行为要立刻全部都消失,只要求问题行为发生频率要低于我们预先设定的值即可。 选择最适当的程序 全时段DRL和时距DRL都是在时段结束的时候才给到增强,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行为适合什么程序来进行介入。 设定初始时间 需要观察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时长是多少,才好设定初始时间。 逐步淡化 例如:一开始问题行为是小于等于4次,后来是3次,2次,1次,这样慢慢的淡化。 提供回馈 例如:全时段RDL和时距DRL都不是在行为发生的当下给到增强,此时如果我们给到孩子一些语言上的回馈,那么孩子就更能理解这个增强到底意味着什么。 ——————分割线—————— 好吧,我承认,我虽然已经尽力的说人话了。但估计还是会有一部分朋友骂街。 总结一下。对于本文所提出的三种干预的角度,我们来做如下的对比: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能先讲这些理论的东西。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尝试再写一篇行为干预的应用篇。 应用篇里会有很多实操的内容和工具。比如针对A的预防(前提性方案)、无条件增强(NCR)、鼓励孩子对前事进行选择、普默克原则、视觉辅助、社交故事等。 由于写这东西也超级烧脑,而且明天就要上班了。所以如果大家没啥需要,我也就不费那事了。如果有需要,请留言。(留言不想上精选,请备注)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