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爱他就好——警惕变种的“冰箱妈妈”理论

“冰箱妈妈”理论曾经风靡一时,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冷漠的妈妈造成的,由此也发展出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比如孩子打人了,就鼓励说,打得好,可以发泄出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满,从而走出自闭症。这样的荒诞性自然被人们所唾弃

后来,尽管人们不再提冷漠的妈妈,但是还有人认为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不够好,或者说不爱孩子,于是又滋生出新的疗法,比如拥抱疗法(Hodling Therapy)。拥抱疗法让妈妈每天强迫拥抱孩子一定的时间,来重新建立和孩子的联系,达到治愈孩子自闭症的目的,同样的荒诞 (见Catherine Maurice:Let Me Hear Your Voice凯瑟琳·莫里斯:让我听见你的声音)。

现在,我们讲究融合教育,要爱,要接纳孩子,这是必须的,也是孩子的成长所必须的。然而,教育孩子的时候,爱他就够了么?爱他就能让他走出自闭症么?

——美国小丫丫爸爸

好朋友跟我讲过一件事情,她一个同事的孩子特别优秀,从小到大不仅听话省心,又是学霸,而且琴棋书画样样行,一路牛小学牛初中牛高中牛大学走过来。大家就跟她取经:“您怎么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的?” 每次这位优雅妈妈不紧不慢地说:“爱他就好了。” 朋友跟我说:“好像我们都不爱孩子似的。” 我苦笑了一下。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听到的“育儿经”又何止于这句话啊!

“你多陪孩子玩,多带他到人群里,他就好了。”

“你得多鼓励孩子,他就会有自信了。”

“你别刺激他,他就不会紧张了。”

“你教他他不就会了?我儿子当年怎样怎样,现在不也挺好的?”

“你看你,又思维定式,你怎么知道孩子不会好啊?”

“你儿子不是自闭症,他说话多好啊,你肯定搞错了!别过于忧虑了。”

“爱他,接纳他,包容他,他就……好了。”

每每听到这些善意的“劝说”,我只能苦笑,实在忍不住就抛出一句:“你有过养自闭症孩子的经历吗?” 这样说可能会招来更多的不理解:“跟你说话真累,不知道哪句话就说错了。”

是呀,普通家长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可是我知道,星爸星妈们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精神分析学派大行其道和人种主义思潮广泛影响的背景下,人们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源于童年创伤,于是“冰箱妈妈”理论被用来解释自闭症的成因,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从此背上了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精神虐待的黑锅。虽然后来被强有力的生物学研究推翻了,人们知道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的脑神经发育障碍,并非母亲的冷漠造成的,但是直到现在,其余孽远未消除,甚至还有横行霸道的势头。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早已不自觉的被“教育万能论”洗脑:

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无能的家长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些过分夸大教育作用的言论让人们深信不疑。再加上许多教育专家们的推泼助澜,一些“成功”父母写几本育儿经分析自己孩子成长的个案(个案而已),更加让人们把教育神化。

 

父母苛求孩子必定自卑胆小

父母缺乏同情心孩子必定不善良

父母溺爱孩子必定不关心人

家庭不包容孩子便敏感多疑

这些直接把父母的行为跟孩子的行为划等号的言论把孩子的所有问题归结于父母,一切都是父母的错!这些言论一开始只出现在认知学习的领域,后来蔓延到孩子的人格发展甚至是一生,更有甚者有人炒作概念,对一些稀松寻常或充满暴力或匪夷所思的方法进行包装,声称能帮孩子提分、能帮孩子戒网瘾、能治愈孩子的各种障碍。实际上效果不佳甚至会对孩子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有的孩子竟然命丧黄泉!

诚然,一个孩子生活在良性的家庭环境中,会对他的认知发展和性格养成更有好处;糟糕的家庭环境会使一个先天素质不佳的孩子情况更差;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康复极其重要,糟糕的家庭环境让他雪上加霜。但这不表明家庭教育有着绝对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孩子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性和成长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家庭环境良好不等于孩子能上哈佛,环境差也不等于判了死刑。

家庭环境良好不等于自闭症痊愈,环境不好更不会生产自闭症。更何况,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教育和家庭,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完美,没有一个父母能确保自己的教育行为没有任何闪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完美无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能做的就是尽量确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

即便我们能如此理性的分析,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真实的孩子时,这个孩子不是哈佛女孩和清华男生,甚至他连个普通孩子都不是,他是个有发育障碍的孩子,父母心理上有不适感比如怀疑、失望、挫败、心理失衡等,也很正常。试想,我们对于生活都有期待,当现实跟期待反差巨大的时候,作为一个正常人都会经历一个很长时间的心路历程。普通孩子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和不理想的成绩都会有情绪,更何况特殊孩子的父母呢?

面对他缓慢的进步甚至退化,面对他的脾气和固执,面对他的游离和刻板……会没有反应吗?不可能的,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难以避免地看到孩子满满的问题,如果对问题视而不见,那才是自欺欺人!而且,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会逐渐接受一个事实——自闭症作为一种伴随终身的发育性障碍,就是一个长久的无法改变的问题。接受了这个事实,反而会向成为积极父母迈进一步而不会成为消极父母。

只有我们明白,自闭症就是伴随终身的,我们才会确立恰当的目标,才会客观的看待孩子,才会努力去寻找跟孩子之间的一种平衡,才会寻找到一种可接受又比较舒适的生活状态。

作为父母,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学着去爱孩子。但是,只有爱,真的不够!

如果爱能预防自闭症,凯瑟琳·莫里斯(《让我听见你的声音》的作者)就不会拥有两个自闭症孩子;

如果爱能治愈自闭症,罗伯特·纳瑟夫就写不出感人泪下的《让爱重生》。

我爱我的儿子,我已习惯于他固定时间看天气预报、固定时间睡觉,在教室里坐固定的座位,他喜欢拿着红领巾,他喜欢重复问问题,我甚至觉得他的单纯、专注、刻板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我爱儿子,家里每个人都无与伦比地爱他,但没有让儿子摆脱自闭症,他遇到陌生人依然会躲避,他在人群中依然会紧张,他依然是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他依然读不懂别人的话外音。

但是爱,让我找到我跟孩子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彼此都感到舒服的状态,一种全家人都能享受的温暖。这种默契、舒服和温暖却不是单靠爱获得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努力,单单ABA的书我就翻来覆去读5遍,还写了长长的读书笔记。我天天揣摩儿子,他要发生什么,我怎样预防怎样发动怎样强化怎样维持,我去特殊学校实践,我不断写东西积累,找机会就跟人家聊自闭症和ABA,自闭症竟然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莫说没有经验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有自闭症时那种绝望和崩溃,即便做了多年特教工作的老师,如果这件事真的落到自己头上,又会如何迅速而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呢?应该不会很平静。有一次在某平台看到一篇培智学校的老师写的文章,通篇都是用吼加无数感叹号的语言指责特殊孩子家长的各种情绪崩溃、无奈和逃避,“这是你的孩子好吗!!!” “你不承担谁承担!!!” “你这样做就对孩子好了吗???!!!” 我看了之后毫不客气的给后台留了言,她没有经历过,她只是教过,有什么资格这么教训家长呢?后来我翻不到那篇文章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删掉了。

我在特校工作时,很多老师会议论谁的家长如何如何消极,我善意提醒他们:“你们不知道跟一个特殊孩子相处有多难。” 老师们回答:“我们每天教这些孩子当然知道。” 我说:“你们真的不知道,8小时教孩子跟24小时生活在一起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这些孩子绝大多数要被父母照顾一辈子,不会被老师照顾一辈子,你们真的不知道。” 人无完人,谁都不是说话的把式,但是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也许说出的话效果会不一样。

 

爱他就好,如此迷人的论断,却在伤害着许多无辜的人,不仅仅是自闭症孩子的父母,还有更多普通孩子的父母。凯瑟琳·莫里斯在马莉还没有得到诊断的时候,一直怀疑自己不够爱孩子,教育技能不够好,一直陷在深深的内疚当中。变种的“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如此深入人们的骨髓,不免让人愤怒。

我想对自闭症孩子的父母说:我们没有错,我们做得很好!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