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ABA回合式训练之“辅助”经验分享(二)

阅读这篇文章前,请先阅读回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辅助是在SD(指令或者其他)之后提供,帮助孩子正确的回应

辅助是为了让孩子及时作出正确的回应,老师可以用辅助来帮助孩子完成任务。

同时,辅助也要逐渐撤销,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

每一个教学任务我们都根据教学需要挑选3~4个辅助方式,然后根据辅助分层逐渐撤销辅助。


辅助的方式和分层

操作型任务辅助分层

手把手→肢体辅助→示范 →手势辅助→ 视觉辅助 →位置辅助 →语言辅助→独立完成

以教刷牙为例:抓着孩子的手刷牙(手把手辅助)

                        推孩子的手拿牙刷(肢体辅助)

                        妈妈拿牙刷刷牙:看,我在刷牙 (示范)

                        做一个刷牙的手势 (手势辅助)

                        展示一张刷牙的图片(视觉辅助)

                        把牙刷放到靠近孩子的地方(位置辅助)

                        妈妈说:“拿牙刷”“挤牙膏”“放到嘴巴”(语言提示)


言语发音任务辅助分层

   手法辅助→ 触觉辅助→仿说→嘴型提示→视觉提示→(情景描述提示)→自主表达

其中手法辅助,触觉辅助多用于发音障碍,情景描述提示多用于自发表达

以“我要”为例:  用手辅助孩子圆唇,说“我”(手法辅助)

                             用手指碰一下孩子的下巴,提示孩子,嘴巴打开说“要”(触觉辅助)

                            老师说“我要”孩子跟着说“我要”(仿说)

                            老师做“我要”的嘴型,孩子说我“我要”(嘴型辅助)

                            老师提供一张“我要”的动作图片或者做“我要”的动作(视觉辅助)

                            当你想要时你可以说?    (情景描述提示)

                                 

      在教授孩子新技能时怎样确定孩子的辅助等级以及辅助方式?

      一般在教授新技能,不知道孩子处于哪个提示级别时,我们一般会马上采用第一级别的辅助(这样孩子就不会形成每次都等你辅助他的习惯),然后逐渐降低辅助等级,直至褪去。在挑选辅助方式时,我们一般会优先考虑孩子的需要,课程需要,教学上方便操作的辅助方式。

 

      辅助消退

  • 降低辅助的强度:在进行容易等级的辅助时,逐渐降低辅助的强度,例如手把手辅助时一开始是抓着手移动,逐渐过渡到松手,手像影子一样移动。
  • 使用下一级别的辅助:
  • 尝试低一级别的辅助,先测试孩子是否能进行下一级别的辅助
  • 如果可以,则使用这一级别的辅助,直至可以尝试更低一级别的辅助。
  • 如果不可以,则重新返回上一级别的辅助,继续练习一定次数再进行尝试。

  • 注意事项:
  • 及时辅助可以减少孩子的猜想性行为,而且不要急于降低等级这要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当习得一项技能后,进行泛化时也需要按辅助等级进行(泛化的时候辅助消退进度可以加快)。当目标是独立完成时,大人要控制好自己不要无意识的提供了提示,如眼神,嘴型,表情等。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