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自闭症儿童自我刺激行为的表现与功能分析

自我刺激行为是部分普通及特殊群体所共有的一种刺激行为。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自我刺激行为具有固着性、反复性、发生频率高、缺乏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及不具有明显的功能等特征。

自我刺激行为虽不至于对自闭症儿童个体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但有些行为如抠皮肤、撞脸、咬自己、戳自己等则较类似于自我伤害行为。

鉴于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若不加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伤害较大。

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情绪行为问题,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星家园的资深老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情绪行为干预经验,根据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一对一地改进和解决。

而且还把这些干预方法交给我们的家长,让家长在面对这些情绪行为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坦然自如面对和解决。

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形式多样,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感觉直接相关。

依次包括:身体方面的自我刺激、借助物体进行自我刺激、仪式化的行为和强迫行为、不当情境中发生的自我刺激行为。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身体方面的自我刺激,包括:

(1)头部自我刺激,如不断地摇头、点头、抓头发等。(2)脸部自我刺激,如盯视、痴笑、伸舌、玩口水、玩舌头和唾液等;较常见的是眼部的视觉性自我刺激,如眨眼睛、斜视、凝视闪烁的灯光或漂浮的灰尘等。(3)手部自我刺激,部分手指不停地晃动,将手做成不同的形状、用手敲打身体的某部位等。(4)身体自我刺激,身体前后左右不断摇晃、怪异地跳动等,粗大的身体运动方面涉及到重复地转圈、脚尖走路、走动时驼背、左右摇头等。(5)其他自我刺激,尖叫、闻自己或他人身体的气味、呆望天空等。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自我刺激行为往往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表达方式。此外,部分自闭症儿童会因身体存在不舒服的感觉等特殊生理状况而出现自我刺激行为。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综合以往有关自闭症自我刺激行为功能分析的文献资料,我们认为自闭症儿童自我刺激行为具有正强化、负强化、感觉刺激或感觉调整等功能。

一、正强化功能正强化的功能主要是——指给予儿童某种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形式包括社会性正强化、物质性正强化、活动性正强化和生理性正强化等。

有些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是为了要引起父母或者老师等人的关注,比如有些自闭症孩子只在父母在场时才会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

二、负强化功能自闭症儿童较多的自我刺激行为都与其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有关。已有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主要是在作业、任务等厌恶性刺激出现导致其感到焦虑或者内心波动较大时发生。

在学校里,一些自闭症儿童通常采取发脾气、自我刺激,甚至是自伤、攻击或者破坏等行为来逃避教师的指令、作业活动,或者是逃避某些厌恶的人和场所。

三、感觉刺激或感觉调整功能自闭症儿童某些自我刺激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生理正强化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自闭症儿童是为了获得生理上的愉悦感而做出自我刺激行为甚至自我伤害行为。

自闭症儿童身体感官所感受到的外部刺激过强或不足都会引发其自我刺激行为,如在自闭症儿童感到无聊时通常会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当外部的环境刺激过强,如嘈杂的环境等,也会引发儿童的焦虑从而导致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

此外,当自闭症儿童感到身体不适,为了缓解身体某部位的疼痛同样会出现自我刺激行为。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