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如何培养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社会性发展基石

接着上篇自闭症共情和系统化

(插图:腾腾 5周岁)

自闭症谱系个体的共情,有以下这些方面的能力缺失(括号内是正常儿童发展里程年龄)


  • 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14个月)

  • 在语言中使用心理状态词

  • 发起和理解假想玩(24个月)

  • 明白“看到才知道”(seeing leads to konwing)(3岁)

  • 区别物理实体和心理(4岁)

  • 表征和真实的区分(4岁)

  • 理解“错误信念”(4岁)

  • 理解“欺骗”(5-6岁)

  • 理解复杂的心理情绪

  • 对他人的痛苦表示关心


干预的思路就是逐级逐个击破,先从“共同注意力”开始说


一、基本概念


共同注意力(也称联合注意力)指两个人对某一个物体或者事件分享彼此的注意力,并能关注对方对这个物体或事件的注意力。该能力在孩子9-15月期间发展。


例如当你指着球说:“看!“  孩子能够跟随你所指的方向看到那个球。这个就是应答式共同注意力。


而当孩子能够用眼神、手势、指物、声音、语言来吸引你的注意力,他看向他感兴趣的物体或者事件,然后看看成人,再看向物体。眼神能够在物品和成人之间交替,来分享他的乐趣或是寻求成人的表情信息(社会性参照)。这样,孩子便发起了一个共同注意力的邀请。


很明显,共同注意力牵涉到眼神的交换、常用的手势去协同他人的注意力(例如用手指、展示、给予等)的能力。


二、重要性


共同注意力对于语言的习得和社交互动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孩子如果无法跟随他人的视线、手指,也无法将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分享给他人,这个孩子就无法跟随和理解社交互动,也失去了很多学习语言(标示、描述)的机会。一些研究表明,共同注意力是社交解读的前备技能,与社交竞争意识、假想玩都有关联。


而在所有各类发育障碍儿童中,只有自闭症谱系孩子在共同注意力上存在缺陷,并且可能在诊断之前,一岁以内就开始开始显现出缺失,比例达到80-90%。而研究显示,那些获得较多高级技能的自闭症孩子,显示出能够回应他人发起的共同注意力邀请的能力。


三、干预


共同注意力这个技能中,我们可以分解出以下离散技能,在此一并给出生活化教导策略。


一、应答式共同注意力:


1、孩子能够看人,即眼神,能够自然且稳定的看着对方眼睛(5-7秒)。


利用孩子的要求(要吃的要玩的,前提是这些东西他自己拿不到),我们蹲下来使自己和孩子的视线平行,说“看我”,同时把他要的东西拿在手上,放在我们眼睛水平位置旁边一点,辅助他看我们。一开始哪怕只停留0.5秒也立即夸奖他并立即把物体给他。慢慢的将辅助褪去,并延长眼神停留的时间。


2、孩子能够辨别他人眼神的注视方向。从近距离到远距离。


我和多多玩过一个桌面游戏。拿三个不透明的杯子,挡住三个杯子不让他看到,然后在其中一个杯子藏着一颗糖或者巧克力(如果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比较大,可以不必使用食物)。然后让他猜在哪个杯子里面,重点就是我的眼睛会特意看向那个有糖果的杯子~明白了吗?如果能够看懂我的视线,选对了的话就能吃到糖果啦!


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网络)。不过这个治疗师太一本正经了。这明明可以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

如果孩子在这一步有难度的话,可以先回到平面的视线判断练习。例如下图:小鸟在看哪只猪怪?(如必要,可以用更简单的黑白线条画面,并且只保留眼睛部分)

桌面近距离的可以了之后,在生活中就可以操练至远距离了。只要有机会(例如他想要一个东西找不到),我都不再使用语言来告诉他,而是用眼神来告知,自然还会配合撇头或者努嘴的动作,这样才符合我们平时会用的肢体语言。


如此频繁的操练,再到后来如果他有什么要求,比如带他出去玩或是想要某个玩具,我就使个眼色瞥一眼爸爸,他就明白了那是:“找你老爸去”的意思了。


3、孩子能顺着他人手指的方向找到目标物。


和看眼神视线的方法雷同,可以在读绘本的时候用手指画面、一边指一边描述。其他的不再赘述。


4、孩子能够回应“看!”、或是其他评论性的语言。


例如:”哇,好酷!“这样子的共同注意力邀请。


一开始使用孩子强化物,与上述语言同时出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建立:"看!“这个指令是意味有好玩好吃的东西这样的链接。


接着,强化物可以放在另一个角度,然后我们说: “看!”,等待孩子回应看向大人,然后我们用指或用眼神看向强化物。


再褪去强化物,变为任意我们希望与孩子分享的物体或者事件,串联上面的所有技能。BINGO!成了~


二、主动发起共同注意力邀请:


也称为分享式注意力。这项技能和孩子社交主动性正相关。同样,先从技能的拆解开始。


1、用眼神看向物体表示想要


这个基本不用教,本能。但是ASD孩子往往会用拉大人手的方式表达求助,这时父母要拒绝孩子用手拉拽的动作,而让他用其他适宜的表达方式。


2、用手指向物体,表示想要


孩子要求时,可以假装不明白,拿出两个物体让其选择,然后辅助他用手指物的动作来选择哪一个,把物体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操作起来会比较自然。通常只伸出食指,其他手指收起来这个姿势可能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塑造,跟小肌肉相关。


虽然要求行为的形式和分享式注意力很像,但其目的是处于得到某样东西。而分享注意力是为了分享乐趣、得到资讯以及吸引社交注意力。因此,也有研究证实,共同注意力会自动的从要求行为发展出来。


3、教导孩子“评论”和“炫耀”。


例如指向毛毛虫说:”好恶心!“,以及其他的评论性语言例如好恐怖!好大!等等


”评论“和“炫耀”,通常需要三人在场。例如当多多完成了一件手工,我就会鼓励他:“快拿给爸爸看看!” 多多就拿去给爸爸看,而且说:“爸爸,看!" 爸爸会立刻装作欣赏的样子并做出非常夸张的赞美!


很明显,不管是评论和炫耀,孩子必须能接受社会性赞美和他人注意力作为强化物,否则很难在生活中维持。

4、主动性——”共享注意力拼图“的最后一片


尽管我们可以教导上述1-3的技能,但这些都只是分享式注意力的外在形式,前面说过,分享式注意力的功能是:分享兴趣、得到资讯以及吸引注意力。这些都不是可以直接教导的技能。因此也有研究认为,分享式注意力是社会互动技能干预的一个副产品。


而PRT作者曾提到,当孩子有了“主动性”,分享式注意力也水到渠成了,并不需要额外的教导。


回顾多多的社会性性的发展历程,确实非常受益于PRT的动机和主动性两个关键策略。这两个策略细细说可以写一大长篇,却很有必要花上时间学习和应用,希望以后能够系统的说一说PRT。推荐大家自行阅读《关键反应训练掌中宝》一书。

在此给几个实操中的Tips:


1)等

当孩子已经有了分享的技能,我们要促使他多用,有段时间,多多很喜欢去停车场看各种车子,而且会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明知故问),我就会等等,先不做反应,等他把头转过来看向我时,我才给出回答。


2)蹲下

1米刚出头的话孩子要投头看你其实挺累的,请蹲下,“接住”孩子的视线。


3)尽量在自然的环境中、洗澡、吃饭都是很好的活动。


4)使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有助于激励孩子参与互动。假装你是一个舞台剧演员。


5)使用孩子感兴趣的道具,并允许孩子自己选择。


6)跟随孩子的关注点,用尽量简单的单词或者短语标示物体或者动作。


7)唱唱童谣、和孩子一起律动吧!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