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信手拈来的强化物,选起来可是有不少学问

2018-01-20 小B妈 自闭症互助圈

强化物和强化策略是ABA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的内容,也是我们用好ABA所必须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的。

关于强化物的选择,学问很多,使用起来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经常有家长问:怎么给孩子找强化物?孩子不喜欢我给他找的强化物,怎么办?孩子兴趣狭窄,找不到强化物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居家环境下强化物的确定与开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


谁的行为,强化物就由谁来决定


有时候我们拿了一堆吃的喝的,买了很多玩具,想当然的把这些当成了孩子的强化物,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我们忘了强化物的根本所在。强化物是给孩子准备的,谁的行为,强化物就由谁决定。孩子的行为,强化物孩子说了算。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玩,就不是他的强化物。

1、一般,不管兴趣多狭窄,多数孩子总有一些喜欢的吃的、玩的。我们天天跟孩子在一起,对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都会有一个基本印象。可以把这些孩子喜欢的刺激按食用、感官、有形、活动、社会等按类别罗列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危害孩子和他人安全、健康和养护人特别难以接受(比如有的人家里禁碳酸饮料)的情况下,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吃的、喝的、玩的就按上述类别列出来,暂不管其吃的是否应该,玩的是否恰当。比如孩子喜欢喝醋;再比如孩子喜欢玩小刀,但是拿刀背当刀刃玩。

2、如果说孩子有交互语言能力,能表达意愿,也可以拟出清单让孩子选择,或引导孩子自己说。

3、如果不确定孩子喜不喜欢,或者买了新玩具,不知道孩子喜不喜欢。可以把这些吃的或玩具放在孩子面前。观察孩子看哪个、摸哪个、碰哪个、吃哪个、玩哪个,分别多长时间。这些孩子看了、摸了、碰了、吃了、玩了的,就有可能是孩子的潜在强化物。通常,孩子接触时间越长,强化效果越大。

强化物的最初备选清单里,建议暂时不要放那些对孩子有很强吸引力、他特别喜欢、一拿上不能放手的刺激。否则,中断或收回会有困难,孩子容易产生问题行为。未来孩子具备一定能力,或练特定项目时,可以考虑使用。

这些清单上所列的就是孩子最开始的潜在强化物。只要我们用心去去观察,即使是兴趣狭窄的孩子,通常也能找到几样甚至相当一部分潜在强化物。

               开拓思路选择强化物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无欲无求,真的是什么都不喜欢,整天就是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那我们一开始也可以把它们拿来作强化物。有的家长会问: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不让他做还来不及呢,怎么能作为强化物呢?如果您确实怎么都找不出孩子的强化物,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不必纠结于形式,暂时可以考虑把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作为最初强化物,由此去开发新强化物。

如果认为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是问题行为的话,在把它们作为强化物时,根据实际情况去思考和设计,争取同时能达到控制和管理这些问题行为的目的。以我带小B和有限的几个个案的经验,以孩子的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作强化物,对部分孩子是可行的。实际应用中也能起到减少和矫正这些非社会性行为的作用。



小B下楼必须坐左边的电梯、出小区必走固定路线、凡是门必须妈妈开、凡是电梯必须他摁楼层,如果别人开了门(比如小区门禁,人来人往)或摁了电梯(电梯下行,里面已有人,先摁了1层),他就会受不了发飙——典型的刻板行为。

那时,小B已经:

1)能听懂我们大部分话,有一定理解能力;

2)经过长时间铺垫,辅助下可以跟外面人接触;

3)正在学提要求。

我就跟他讲:小区的门是大家的门,谁进谁刷,谁刷都可以。如果你想要妈妈刷,请你跟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说“叔叔请别刷,让我妈妈刷”。我请他去跟别人提要求。如果他不提这个要求,邻居刷也可以,妈妈刷也可以。他一开始看到别人刷卡、摁电梯一定是闹的,但我友善而坚定地坚持这个原则。慢慢他学到,如果想让妈妈刷卡或我摁电梯,他得去跟叔叔阿姨提要求:请不要刷,让我妈妈刷;请让他来摁。



这就是拿他的刻板行为去强化某项技能的例子。从实际结果上看,我不强求他去跟邻居提要求,他不提,就有可能不是妈妈刷卡,也在破解他的刻板行为。他的这个曾经的刻板行为,慢慢在减少,一段时间后就淡化了,现在已不再是一个问题。

实操期间,我遇到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也是拿他的某个自我刺激行为作强化物。3个多月后,他的能力在提升,那个之前几乎一刻不停的自我刺激行为也没那么频繁了。

           居家环境中开发强化物

由潜在的初始强化物,我们可以去逐渐拓展和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慢慢开发新的强化物。强化物的开发,有很多方法,这里讨论一些居家情况下比较容易上手的方法。

1、把希望变成强化物的玩具、游戏作为一个任务,教他怎么玩。教的过程中,先跟着孩子的节奏,再考虑把他带向我们期望的方向。



比如,我想让孩子玩拼图,但是他现在拼不了。拿最少的4块拼图开始,只留下一块,一开始他只要把这一块拼上,或者我拿着他的手辅助他把这一块拼上,就用现有的强化物强化他。这一块可以独立完成很好了,换另一块让他拼。每一块他都能拼上了,两块…三块…直到他可以独立把4块拼完。再来练9块的…16块的…20块的…30块的…期间,孩子可能慢慢喜欢上玩拼图,也可能不喜欢。喜欢,就可以拓展到潜在强化物清单里作为强化物。拼图也是小B的经历之一。去年九月,最简单的拼图,他一块都拼不上。我刚开始带他玩儿的时候,他很抗拒。现在,拼图是他的强化物之一。



一个教完,再来教孩子其它希望他玩的游戏、玩具……这些游戏和玩具可以作为未来的强化物,拓展到潜在强化物清单里备用。除了拼图,积木、磁力贴等很多小B现在喜欢玩的玩具和活动都是这么拓展出来的。

2、从现有强化物配对开发新强化物,让你希望成为强化物的事物与孩子现有的强化物同时出现。



比如,刚带小B玩磁力贴时,海苔是他的强化物。社会性表扬、夸赞对他还没有强化作用。他每搭一片,我给他吃一小片海苔强化他,同时夸他:”搭的真好!妈妈好喜欢你搭的磁力贴!”慢慢,这个夸赞,就跟海苔配上,他逐渐变得很享受我的夸奖。再慢慢,把海苔撤掉,只夸奖他,他一样得到强化,说明社会性强化成功配成他的强化物。



人为加上去的强化物,最终都要逐渐撤除,使孩子慢慢受社会性强化和自然强化影响。因此,个人建议,不管孩子现在能力如何、语言水平如何、对社会性强化反应如何,只要情况允许,给孩子强化时都视情搭配一个社会性强化给他,让社会性强化慢慢变成孩子的强化物。

现在,小B已有足够丰富的潜在强化物清单。但他目前的强化以社会性强化和自然强化为主。社会性强化,我也不再用之前那种特别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去表达了,而是相对平淡的表达。因为,一是淡淡的表达已可以足够强化他。二是未来不会有人那么夸张地表扬他。从我对有限的个案的接触观察以及跟资深特教老师交流讨论,大多数孩子,包括那些典型的中低功能的孩子,都能对社会性强化有很好的回应,甚至很喜欢社会性强化。

3、从自我刺激行为的功能出发,开发与其功能相当的符合社会性规则的活动作为强化物。不管我们多看不惯,看着多刺眼,自我刺激行为对孩子而言是具有功能的。



比如,小B在最开始,能力没上来之前,在房间里或一个够大的空间里,喜欢不停的跑圈儿,一圈圈乐此不疲地跑。我就跟他一起跑,间或给他一些他喜欢的感官刺激,比如挠痒痒、轻轻捏一下或抓一下他的胳膊再放开,他很开心。当他已确定我跟他在一起是很好玩的,很开心的,我就拉着他的手,有意识地不跑圈,跑弯、跑直线、来回跑。然后,一起跑的时候,我拉他的手突然停下,再跑,再停,再跑。然后,拉他跑停下同时说红灯,再跑时说绿灯。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他知道,这是个好玩的游戏,也知道游戏规则是红灯停绿灯行。这个红灯绿灯的游戏就变成一个我可以跟他玩,他也很喜欢玩的游戏,就把它作为强化物放到小B的潜在强化物清单里了。




结语:强化物的注意事项

关于强化物,再多说两句:


1、强化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变来变去。也就是说它可能这一会儿是强化物,但是下一分钟就不是了。要根据孩子情况多些选择。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会变化非常快,2~3个回合就得换强化物,有的孩子相对稳定,一节课给他准备两三种强化物、或者只给社会性强化就可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去准备和引导。


2、如有可能,尽量把我们希望孩子做的活动或技能开发成强化物。这样一整节课下来,无论是新技能教授还是强化,孩子都是在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而且很开心。比如,有一段时间,小C的强化物是涂色、连线、拼图、穿珠子、给小蝴蝶系扣子/拉拉链。


3、孩子的兴趣狭窄和自我刺激,很多时候是他们看不到这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不晓得还有这么好玩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玩。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比如ABA一步一步把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给他,把这些好看的、好玩儿的带给他,教会他怎么玩。当他越玩越顺手、越玩越好的时候,就知道,哎呀,这是一个很好看、很好玩儿的东西,通常会喜欢上这些玩具或游戏,甚至乐此不疲。他会有喜好选择,我更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这时,孩子的世界丰富了,孩子的强化物也就丰富了。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