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星社区
2018年12月12日 09:20 11186
暖小星说
上周毕永红老师在微课中与我们讲述了《语言训练之实用语音分析》,微课内容细致、全面,很多家长表示受益良多。
语音分析相对来说专业性较强,仅仅是听一遍可能还不够,因此小星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毕老师分享的语音训练的5点建议、语音训练实用方法,以及简要语音分析。
虽然我们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语音、语言,但家长在给孩子做语言干预时,还是应该遵循发展规律,合理制定干预目标,切忌一上来就“逼”语言。
毕永红老师在微课中,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语音训练的5点建议,这些建议可以运用在整个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值得各位家长认真学习领会,避免干预走入误区。
语音训练的5点建议
1
模仿能力和配合程度是孩子进行语音训练的基础。在训练孩子的配合度时,家长要善用ABA的原则和方法,牢记强化和辅助,及时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哪怕进步非常微小。
2
纠正孩子的发音时要时刻记住“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孩子要达到的目标只要比孩子当前的能力高一点点。家长不要把目标设置地太高,避免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和不愿意配合的情绪。
3
在训练中家长可以多用游戏方式,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觉得声音很好玩、语言训练很有趣。同时,生活中如果孩子发了哪些音,家长可以去学习孩子的发音,让孩子对声音感兴趣,更容易产生配合。
4
在训练中家长也可以用表格记录孩子发言不清楚的地方,了解这些不清楚的发音中是否存在共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纠正孩子的发音。
5
要注意,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能够开口沟通,而不是单纯的“鹦鹉学舌”。所以在语言训练中,家长要适时“退出”,让孩子逐步适应用声音来表达沟通的意图。
语音训练实用方法
上周,我们与大家分享了前语言能力训练的方法,目的是提升孩子注意力、模仿、游戏等前语言能力。当孩子前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发音训练,即语音方面的练习。
那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语音训练呢?毕永红老师在微课中,与我们分享了几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气息训练
气息训练中主要是口呼吸训练,另外还包括对气息的控制训练。
口呼吸训练
﹃
口
呼
吸
训
练
﹄
·
·
·
·
·
·
·
·
·
·
口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如果不从嘴巴出气的话,人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最多只能发出一些鼻音。
有的孩子可以用鼻子正常地呼吸,却无法用嘴巴呼吸(捏住孩子的鼻子后孩子不会自觉张口呼吸),因此需要进行口呼吸训练。
训练方法——推腹法:捏住孩子的鼻子,让孩子发“a”音,然后推一下腹。
气息控制训练
﹃
气
息
控
制
训
练
﹄
·
·
·
·
·
·
·
·
如果孩子无法控很好地控制气息,那么他在说话时很有可能会一下子把气都送出来,导致发出的音都是去声(第四声),因此练习对气息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训练方法——针对性的动作练习:吹蜡烛、吹气球、吹泡泡等。
唇舌基础训练
唇舌基础训练主要是指唇部、舌部的一些发音动作练习。
唇部训练
﹃
唇
部
训
练
﹄
·
·
·
·
·
·
·
·
1、合唇:让孩子练习双唇紧紧地闭合
2、抿唇:嘴角往后咧,锻炼孩子双唇闭合时的用力程度
3、撅唇:嘴巴撅起来,人中和下唇部分有点皱
4、裂唇:双唇裂开说“一”,双齿咬住
5、爆破 :气含在嘴里,突然放出来发出的音;对孩子来说比较难
练习双唇动作时,可以用手辅助孩子或者用食物引导孩子,比如撅唇的动作,可以把食物放在孩子嘴巴面前,孩子要吃食物,会自然而然地把嘴巴往前撅,做出撅唇的动作。
舌部训练
﹃
舌
部
训
练
﹄
·
·
·
·
·
·
·
A. 伸出舌头
B. 左右舔嘴角
C. 舌头绕圈舔嘴唇
D. 舌头后缩:比较难,可以辅助孩子,用手推孩子的舌中部,帮助孩子发“e”
两种辅助舌部训练的方法:
1、追压舌板:让舌头跟着舌压板走;可以在压舌板上放一点食物,让孩子追着舔。
2、口内位置感:在口腔内部贴海苔,让孩子用舌头感受海苔在口内不同的地方;或沾一点酸的柠檬汁在口腔内部点,让孩子有强烈的位置感受。
动作模仿训练
发音练习就是对口腔精细动作的模仿,因此孩子需要相当好的动作模仿能力才能进行语言训练。
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时,可以先从大动作模仿开始(如拍拍手),再到精细动作的模仿(如指鼻子、捂嘴巴),最后过渡到口型模仿(如唇部、舌部动作的模仿)。
上面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一些实用的语音训练方法,各位家长已经可以在家参照执行,进行唇舌、气息等练习,为发音做准备。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说话时的发音器官及具体的发音分类是怎样的,我想大家都未曾深究过。
语音的分析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精细的领域,专业性较强,以下小星整理了毕永红老师在微课中讲到的一些基础的语音分析内容,供各位家长学习,但小星在此建议各位家长在给孩子进行语音分析时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
简要语音分析
语音分析,即是分析具体的语音本质和产生语音的方法(分析孩子到底是哪个音发不了?原因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发音器官与一些简单的语音分析。
发音器官
动力区
和汽车跑起来需要发动机一样,声音要发出来,也需要一个动力区。
发音的动力区包括肺部、横膈膜和气管。如果孩子的肺活量比较小的话,气就比较短,音就很难发好。
声源区
主要是指声带。声带是主要产生声音的器官,它的放松和闭合影响孩子发出的声音是否“好听”。
比如,有的孩子发音特别尖细,这可能是声带紧张度过高所导致的,可以尝试往下抚摸喉咙部分来减缓孩子声带的紧张度;
而有的孩子发音过于低沉,可能是因为声带过于放松,可以尝试抚摸孩子的头顶,帮助声音往上顶。
调音区
调音区包括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咽腔、口腔和鼻腔。其中要重点看的是口腔和鼻腔。
口腔中的很多部分都会对孩子的发音产生影响,如孩子的下嘴唇闭合不足,放松时嘴角容易流口水;咀嚼肌没力量,说话时就会呜哝呜哝的不清楚;发音时舌尖没有靠近下齿龈,就容易将“a”音发成成“e”音等等。
鼻腔则对鼻音产生影响,如ang、eng的发音。
语音分析
四个“呼”
开口呼:张大嘴巴的发音,如a、da、ha
齐齿呼:带“i”的发音,如bi、mi、mie
合口呼:带“u”的发音,如du、kuai
撮口呼:带“ü”的发音,如jü,jüe
四个“呼”的学习难度依次上升,可以按照顺序学习,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但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哪个音对你的孩子相对容易些,就先练习哪个音。
具体的发音分类:
单韵母和复韵母
单韵母如a,复韵母如ai,注意复韵母是由两个音组成。
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如in,后鼻音如ing,在孩子身上不需要纠结前后鼻音的差异,因为不会对沟通产生太大影响。
静元音和动元音
前者如o、i,在发音时口型基本保持不变,比较简单;后者如ai、ei,发音时要注意口型有所变化,相对较难。
如果孩子的动元音发不好,可能是跟他的气息控制和口型变化有关,随着孩子气息控制能力和模仿的提升,动元音会越发越好,所以不建议家长一开始就去过于强调动元音的训练。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送气音如p,不送气音如b。发送气音时要注意,不仅仅是把口腔里的气送出来,还需要把肺部的气挤压出来。家长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吹一下,让他看到纸张震动;也可以拉着孩子的手放在他嘴巴前面让他感受气出来了。
如果孩子的气息太弱,可以用胸腔挤压的方法。让孩子坐着或者是躺着,然后推他的胃部的位置。推的时候不要直接往后用力,而是要往上一点点。
建议家长寻求专业训练师的帮助,如果家长想要自己尝试这个方法,一定要注意做的时候不要太过用力,避免伤害到孩子。
舌尖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舌尖音如z,舌面音如j,舌根音只有h。
发舌尖音时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舌头过于后缩,此时家长可以辅助孩子把舌尖放到上下牙齿中间,轻轻地咬,体会舌尖伸出来的感觉。
舌根音只有h这一个音,孩子发h发不好,主要是因为舌根太用力了,可以用压舌板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把舌头往前送,进行放松。
边音
“l”这个音。有的孩子经常把“姥姥”说成“闹闹”,就是“l”音发不好的原因,这个音是非常困难的,可以放到最后再练。
擦音、塞音和塞擦音
擦音如x、f、h,舌头和上颌之间保留缝隙,让气息通过这个缝隙时发出来的音。
塞音如b,和擦音相对,口腔动作先产生一个闭塞,然后双唇张开,突然送气发出的音。
塞擦音如z,zh,j,是气息擦过舌头和上颌之间的缝隙发出的音。
当孩子开始说话了,我们家长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情况:
家长说:“宝贝,这是什么?”
孩子跟着说:“这是什么?”
这是——仿说,在孤独症小朋友身上尤为突出。
“仿说”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来说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让孩子的语言从“仿说”过渡到功能性语言?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