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都在机构干预,为什么自闭症孩子之间差距那么大?


月前推送的《步履不停——一个抚养自闭症孩子母亲的坚持》一文,我们和大家一起见证了小浩的优秀,也看到了一个妈妈给予孩子出色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最近在我参加的一个志愿者活动中认识了另一名和小浩年龄相仿的孩子,不同的是,无论是在情绪上还是在行为上,他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高高大大的他让许多志愿者不敢靠近。
活动结束后,一些第一次做志愿者的同学跑来问我:“自闭症孩子长大以后都是这个样子吗?”我心里一紧,马上说:“不不,普通孩子之间差别都很大,自闭症孩子也是一样的。”
后来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这个孩子的情况:机构也没少去,康复也没少做,可为什么孩子之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相信大家总会有这样一些经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上回家的车时,想着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车厢里总会出现一个大声喧哗的孩子;在展览馆安静的环境中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时,总会有一两个奔跑打闹的小身影打断你的沉思;漂亮的公园里总有孩子去折一些花花草草和小朋友们炫耀... ...你有点生气,却也没什么办法。
“熊孩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新闻里,“如何对付熊孩子”也成为搜索热词。
前段时间,“10岁男孩在迪士尼插队被制止,家长百般袒护,结果男孩破口大骂,情绪激动甚至想对工作人员动手”的新闻在网络疯传;“18岁自闭症患者散布精日言论被警方刑拘”事件,一时之间也闹得沸沸扬扬。不是说“熊孩子”只存在于哪一群体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论是普通群体还是特殊群体,遇到“熊孩子”总是无法避免的事。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接受同样教育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不一样?
我总相信,没有谁一出生就是优秀的。优质基因的遗传也只是成功背后的一小部分原因。早前刷爆家长朋友圈的推文《“有本事”的父母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除了阐述教育自由的重要以外,也证明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意义。天生聪明的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也一样会被慢慢消磨。
学校教育就像吃大锅饭,吃的都一样,能吃多少又能消化多少,还是要看自己。“靠自己”的能力从哪来?又回到了“家庭教育”上。
同样的,经过同样干预的两个自闭症孩子,也会有不同。举个例子,A和B都在小时候被确诊为中重度自闭症,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家机构进行训练。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他们都即将步入成年,但情况却天差地别,A即将从学校毕业,并且有一技之长,B却没办法上学一直呆在家里。起点是相似的,第一时间接受的干预质量也几乎相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A的妈妈非常重视家的作用,重视以家庭养育为核心的早期干预,例如,A的妈妈不仅仅把孩子送到机构康复,更把在机构的要求搬到了家里。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日常生活,家长都很注意。家里的分区很清楚,孩子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和注意培养A的独立意识和社交能力,“恰当的辅助决不包办”,是家长的原则。家长自己也在学习干预方法,不仅仅依靠机构,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成长。独立自理能力训练的很好,情绪也能很好的控制,一到入学年龄就顺利上学了。
而B呢,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干预,但都把孩子托付给机构,全交由老师来负责,机构一个样回家又一个样。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教育是全天候的,是终身的,孩子每天所处的环境最多的是家庭而非机构。孩子那么小,在训练中学到一些技能非常的不容易,在家里得不到强化,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好习惯回到家里变成一盘散沙。训练没有效果,家长怪机构老师不上心,一气之下换了好几家,每一家都重头开始,耽误了孩子宝贵的黄金干预期不说,也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



前段时间有一段鸡汤文在家长之间广为传播: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现在,很多家长都崇尚自由的、放松的教养方式,鼓励孩子发挥创造精神,不看重孩子取得的成绩,这一点其实是很多教育者非常鼓励的。经常有人拿“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话题开刀,直指中国应试教育。所以,“静待花开”成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关键词。
这段话本身是很美好的,但很多人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默默耕耘”。等待孩子自己成长固然重要,但家长的努力与引导同样重要。回到我们的自闭症孩子身上,家庭教育的优势,往往是机构教育无法替代的。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从生活中来,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随时变化,教育无时不有。在生活中学习,最终运用到生活之中,相比机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更能做到这一点。机构教育让孩子接受科学而又密集的干预,家庭教育让这些干预更好的融入生活,帮孩子更快融入社会。

智慧型父母是什么样子的?
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我采访了几个在干预孩子方面很成功的家长,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信并支持孩子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就是支持孩子的老师。家长有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机构训练的时候,就完全交给老师,在科学的干预体系之下了解孩子可以发挥的潜能。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家长在家里能进行的辅助干预,和老师打好配合,干预方法、干预时间等等方面。别让孩子在机构很紧张,在家就松散了。为什么寒暑假过后再回到学校的孩子能力会有所退步?就是家长没有安排好家庭干预。
家长支持老师,孩子也会喜欢老师,人不会从自己不喜欢的人身上学到任何东西,康复也是一样的道理;家长支持老师,老师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如何教好孩子、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上,而不是紧张地与家长斡旋;家长支持老师,机构也更容易支持老师去学习,更好地帮孩子进步。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一种“默默耕耘”,为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而努力。
拒绝“组装“式干预
在各大搜索引擎搜索“自闭症”除了我们常用的干预方法以外,也有不少“江湖郎中”式的方法。可以理解家长内心的焦虑,想着既然有方法就都给孩子试一遍。且不说那些“江湖方法”有没有效果,对身体有没有伤害,离开了坚持的干预很难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
家长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但千万别忽略了“合适的”。


像前文提到的孩子B,孩子的进步小,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干预的重要意义,而是全部推给机构老师,认为老师没有尽到责任,冒然给孩子换了很多家机构。我们都知道机构所使用的干预方法都不太一样,这个老师擅长这个,那个老师推崇那个,长时间接受“组装”式教育的孩子,不系统无目的的干预之下,孩子不仅难以学到技能,更会因为时间上的反复而耽误孩子的发展。
家庭给予支持
结构化的环境,可视化的时间表,完善的个人工作计划是这些接受采访家庭的共同特征。把在机构或学校的干预环境,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后搬到家里来,让孩子保持着平日里的作息。自闭症儿童刻板的特点,使得他们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除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计划有规矩的环境也能大大减少他们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减少融入社会的障碍。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永恒的话题。狭义的家庭教育,就停留在如何教导孩子上,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榜样的力量。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塑造孩子好的性格、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别把“漫无目的的放养”当做“静待花开”,离开辛勤耕耘的土地,也不长出茁壮的幼苗。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