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怎么减轻自闭症康复的负担?快来看这些政策!


关于孤独症康复的花费,对很多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为了孩子能有进步家长亲尽全力也甘之如饴,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福利政策能够帮助大家,减轻一定的负担,让家长也喘口气。
今天,我们就从相关政策和医保支付两个方面,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政策说明,希望能够切实帮助到大家。

     

    相关政策
今年6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意见》明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也可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救助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
《意见》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由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组织提出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在定点康复机构发生的合规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与定点康复机构直接结算;经县级残联组织同意,残疾儿童也可在非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意见》强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中央财政对各地给予适当补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内容和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残联组织和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结算”,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我国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发展到近7000个。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宁夏、云南等9个省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北 京
在北京,孤独症儿童补助主要根据《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办法》,对象是具有本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的0—6岁残疾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需要康复训练的,可持指定医疗机构医学诊断证明),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家庭的7—15岁残疾儿童少年,在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可以免费接受基本康复训练服务。
(1)残疾儿童少年监护人或家长可以自主选择合适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训练服务形式。
(2)持医学诊断证明,需要康复训练的3岁以下婴幼儿,在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仅限于免费接受门诊式基本康复训练服务,每年接受康复训练时间不超过6个月,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原则上每周为残疾儿童安排基本康复训练服务不超过10次,每月费用总额不超过2600元。
(3)持有残疾人证,按门诊式免费接受基本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每年接受康复训练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月,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原则上每周为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基本康复训练服务不超过10次,每月费用总额不超过2600元。
(4)按日托式免费接受基本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每年接受康复训练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月。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原则上每月为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基本康复训练服务不超过55次,每月费用总额不超过3600元。
(5)享受康复补贴的7—15岁残疾儿童少年,由监护人或家长与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共同制定康复训练服务计划,确定康复训练服务内容、时间和频次。
(6)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按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服务计划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填写康复训练服务档案,定期开展家长(监护人)培训,指导家长(监护人)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工作。
今年,网上办理残疾人证将在全市推广。
   湖北省
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一)救助对象。具有湖北户籍(含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0-10岁,诊断明确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儿童身体状况稳定,有康复意愿且家庭成员配合。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宽救助对象年龄和救助范围。
(二)救助内容。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基本康复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具体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
(三)救助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财力状况、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分类确定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本地救助制度确定的救助对象范围、内容、标准不低于现有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和政策的相应范围、内容和标准。
(四)救助方式与康复安置。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为残疾儿童提供形式多样、标准规范、程序简单、就近方便、公开透明的康复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安置渠道包括:
1.残联、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所属的公益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专业组织设立的康复机构,授权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和康复救助。
2.通过政府招标,购买社会化康复服务,转介残疾儿童享受中标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
3.经县级残联同意,残疾儿童在异地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按本级救助标准补贴所产生的康复费用。

(五)政策衔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要与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社会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相对接。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办法,统筹解决残疾儿童康复费用和康复期间家庭生活困难等问题。
     救助流程:

自愿申请➜审核确定➜实施救助➜经费结算
   甘肃省
甘肃省近日出台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具体规定了此次康复救助的对象、内容、标准和流程。其中,明确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费每人每年不低于2万元。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0-6岁残疾儿童及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
意见规定的救助对象包括三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
     山东省
着力提高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支付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范围,2016年6月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将0—6岁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脑瘫儿童、白内障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肢残儿童、低视力儿童和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导致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助。
了解更多地区相关政策,请登录该地区残联及政府官网。
     

    医保支付
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将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涉及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等残疾人康复领域。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并且各地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
9项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康复项目

(下滑阅读)


项目名称: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项目名称:脑瘫肢体综合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限儿童。3岁以前,每年支付不超过6个月;3岁以后,每年支付不超过3个月。支付总年限不超过5年。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项目名称:截瘫肢体综合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项目名称:作业疗法

限定支付范围: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生活、工作能力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每日支付不超过1次。


项目名称: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认知知觉功能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


项目名称:言语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中、重度语言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每日支付不超过1次。


项目名称: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限中、重度功能障碍;限三级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专科医院使用。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


项目名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限定支付范围:限本目录所列康复项目在具体实施中涉及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4次。
新增项目兼顾了评定性项目和治疗性项目。20个项目中评定性项目8个,占40%;治疗性项目12个,占60%,体现了治疗为主、兼顾评定的思想。
新增项目兼顾了各类康复领域和各类人群康复需求。例如考虑儿童、精神病人、老人等特殊群体,增加了适用于儿童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测评、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适用于精神病人的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适用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吞咽功能障碍检查、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等康复项目。


通知对新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名称、限定支付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项目名称: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测评

限定支付范围:6岁以下疑似孤独症患儿;


项目名称: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存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ADL)的患者,重度患者支付不超过90天,中度患者支付不超过60天,轻度患者支付不超过30天,每14天训练经功能量表评定后取得明确功能进步才可继续支付;


项目名称:言语能力筛查
限定支付范围:疑似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不包括言语功能不能恢复的患者,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两次。
更多项目,下滑阅读


项目名称:职业功能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法定就业年龄段且有就业意愿,经过PARQ医学筛查适合进行职业功能训练的患者,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6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由取得听觉口语师资格的人员开展,以个别化训练为主要方式,每周最多支付一次,支付不超过一年;


项目名称:小儿行为听力测试

限定支付范围:6岁以下疑似听力障碍的儿童,由取得听力师或助听器验配师资格并经过小儿听力学培训的人员操作;


项目名称:康复综合评定
限定支付范围:有明确的功能障碍;一个住院期间医保支付不超过三次;两次评定间隔时间不短于14天;


项目名称:吞咽功能障碍检查
限定支付范围: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三次;


项目名称:手功能评定

限定支付范围:明确手功能障碍患者,总时间不超过90天,评定间隔时间不短于14天;


项目名称:平衡试验
限定支付范围:评定间隔时间不短于14天;


项目名称:平衡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有明确的平衡功能障碍,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表面肌电图检查
限定支付范围:有明确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两次;


项目名称:轮椅技能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需要长期使用轮椅且能够自行操作的患者,支付不超过30天;


项目名称:耐力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由于疾病或损伤导致的全身运动耐力下降患者,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大关节松动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有明确的关节活动障碍,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徒手手功能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有明确的手功能障碍,一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截肢肢体综合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上肢训练支付不超过30天,下肢训练支付不超过20天,髋关节或肩关节离断、高位大腿截肢训练支付不超过90天;


项目名称: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限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在精神卫生机构或康复医疗机构,由具有资格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或在其指导下的社工操作,每年支付不超过90天,每天支付不超过一次;


项目名称:减重支持系统训
限定支付范围:由神经、肌肉、骨骼疾患导致的独立行走障碍患者,支付不超过30天;


项目名称:电动起立床训练
限定支付范围:住院期间,以减少卧床并发症为治疗目的或者以直立行动为康复目标,支付不超过30天。


目前已经有上海、天津、山东、山西、甘肃等很多地方都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进行了规定,可以咨询当地医院、人社局、卫计委、残联等相关部门,了解本地区具体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以便大家更好进行康复。
资料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人民网、各地区残联官网等
编辑整理:小C
★ 相关阅读:

《残疾证是否会成为阻碍孩子进步的“黑”档案?!》

《办理残疾证享有哪些福利?相关政策都在这里(有备无患)》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