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陪读家长怎么帮助自闭症孩子适应学校?


上周,我写了一篇文章《如果不能顺利进入普校,特殊儿童该怎么办?》。


一名家长反应:“我准备去陪读了!学校倒是同意可以一试了,但一定得有个陪读老师跟着。说实话陪读老师不好找,费用还挺高,我这是想着我也多少懂点干预知识,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事情?能分享一些吗?”


首先,我要恭喜这位家长!终于迈出了这漫漫上学路的第一步!

其次,其实很多学校都是不允许家长或外来老师到校内陪读的,一般来说,融合学校都会自行配备资源老师,但由于资源老师人数较少,通常难以满足在学校融合的特殊学生的需求。而且,资源教师的干预一般是课后的,不能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辅助与干预。而且也会存在学校不知道如何进行陪读的情况。

所以!和学校沟通争取陪读是头等大事。

国外的陪读教师基本都有很完善的体系,以美国为例:陪读人员是根据特殊儿童的需要由联邦州政府进行雇佣的,陪读人员是一个成体系的行业,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的陪读人员基本都是家长自发的。调查发现,陪读人员涵盖了:

▽“人生第一个老师”——父母;
▽“老一辈经验满级养育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关心身边所有孩子成长的”——叔叔阿姨婶婶大伯;
▽专业的陪读老师... ...

等等一系列相关团体。许多家庭都会选择亲近的人作为陪读者,毕竟专业的陪读老师真的不好找。
《妈妈陪读十余年,儿子成为本省第一个考上本科的自闭症学生!》的故事感动千万人,很多家庭也希望能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与成功。
在和学校妥善沟通以前,陪读者需要学习一些有关陪读的知识,告诉学校,你是了解的,而不是完全依赖学校去协调。
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进行陪读,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今天,我用采访了10个家长后得到的经验,和大家聊聊陪读的正确方式。

01让老师和同学了解你的孩子

“老师,我的孩子虽然有点情绪问题,但还是很听话的,麻烦您多多理解。”
道理我都懂,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理解怎么帮助啊!
漂亮的言语说千万,也都不及坦诚相待。


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老师孩子的情况和需要。例如:“我的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安坐,但可能时间不会很长,如果他想走出班级,走到他的面前喊他的名字可以帮他拉回注意力。”“我的孩子喜欢扫地,如果在做值日的时候能给他安排这个任务,相信她可以很快融入清扫活动中。”
告诉同学们孩子的需要,也可以告诉孩子们你是做什么的。回想一下我们的小时候,有人出现在课堂上,不管他在不在看我,我都很紧张啊!告诉同学们你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现象,你可以选择忽视或者在允许的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帮助他,这样他会很感谢大家并且很快乐。”

02学习一些专业的干预方法

年前我有到一个融合班级听课,班级内有2个陪读的老师,其中一名是专业陪读老师。这名老师是虽然是学前教育出身,但在做陪读老师之前,也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有大量的专业基础。但是在面对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也经常会手忙脚乱。干预理论也算比较泛的知识,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对应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另一名陪读人员是孩子的阿姨,孩子有没有跟上课堂,有没有注视老师,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孩子不出现特别扰乱课堂的行为,基本不会去管。真的扰乱课堂了,就简单的制止一下。

如果你是和孩子朝夕相处家长或亲人,那么你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干预知识,再结合自己的经验;
如果你是专业的陪读老师,请你多和家长沟通,多多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从细节入手;
所有的陪读人员都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和孩子的班主任以及学校勤沟通!各科老师都会或多或少给出一些帮助孩子学习和融入集体的建议。

03记录数据,对孩子进行阶段评量

陪读不是简单的“陪孩子坐在教室里读书”,建议陪读人员为孩子建立一个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纵向比较,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也直面孩子的不足。为孩子进行阶段性的评量,既增强孩子的信心,也给老师和自己鼓励。

04学会放手,让老师去做

一般在小学里,老师是班级的主导。让孩子的班主任把握学生,可以和老师沟通,在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时如何干预,让孩子明白,听从老师的指令,而不是只听家长的。让老师意识到自己对特殊孩子的责任,避免老师对陪读者产生依赖,削弱老师进行干预的意识。

05相信你的孩子,不要过度辅助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很多陪读者都会出现过度辅助的现象。我在融合班级观察一节美术课时,老师在课上提出的所有要求,一名孩子的陪读者都代办了,帮孩子准备好画纸、画笔,将画笔赛到孩子的手里,握着孩子的手画小房子,画好以后还参与了展示。“这孩子可以和大家一起画画了,他能参与集体活动了。”对不起,这是在自我催眠。

—— 陪读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 是不再需要陪读。
孩子在陪读下突飞猛进,好像全能,越来越能融入了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辅助过渡?放手让孩子去做,相信你的孩子,挖掘他的潜能。不说自闭症孩子,就算普通孩子在“父母包办”下,会产生极强的依赖,久而久之不仅没有锻炼到孩子的能力,很有可能能力会变得更差。

学习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融合的目的是融入集体。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任务,就相当于强行带他融进班级,并没有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这不是真正的融合。

陪读者作为孩子的“生活照料者”、“学业辅助者”、“班级支持者”、“信息联络者”以及“融合倡导者”,在陪读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需要学习与注意的问题。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早日撤出陪读的队伍才是陪读的目标。

★相关阅读:

孤独症孩子融入课堂真的就那么难吗?

别因不知道这些“入学前所需的技能”挡住自闭症孩子的上学路

又是一年开学季,家长如何跟老师有效沟通?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