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陈勋虎:我是这样教会融融10以内的加减法的

 

学习数学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如果不认识数字、不会数数、不会基本的加减法,孩子就不能分辨不同的公交车、不会看时间、不能顺利买东西等等,很多日常活动都无法进行,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基础的数学学习必不可少。


今天,“融爸”陈勋虎就跟恩启读者分享他是如何教会融融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对陪伴孩子的一点思考。现在,融融不但可以做20以内的加减法,还可以顺利买东西呢。




陈勋虎


海口海燕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理事长、第二十二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爱心大使,2015“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十岁自闭症孩子的父亲。自2008年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一直为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倡导而努力。


我是这样教融融10以内的加减法的


文| 陈勋虎

5年了,经常想起孩子人生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会模仿拍手,第一次会用手指东西,第一次会双脚跳起来,第一次认识了颜色,第一次会自行上厕所,第一次学会了骑自行车,第一次学会了跳跳球,第一次学会了轮滑,第一次学会了游泳,第一次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等等。


这其中的每一个第一次,都消耗了我很多心思和努力。所以我就想把自己教孩子的一些体会记录下来,给后来的家长一点参考。


♥ 我是这样教融融10以内的加减法:


一.点数报总数

手,口,眼要同时进行,这很重要,普通孩子也是这样的发展顺序的。先发展动作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先数孩子喜欢的物品开始比较合适,这样孩子才有动力。物品最好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体现出在数量上的区别,避免无关的信息干扰孩子。刚开始数的时候,不要数1或2,因为太短了,都没数就完了。也不要数5以后的,因为太长了。对于刚学的孩子先数3或4比较好。多辅助,少考试。


二.识别1到10的数字

先可以用读卡片的形式让孩子先认识记住,硬记住,对于我们这些机械记性超级好的孩子来讲,应该是小菜一碟。记住了,以后再慢慢去理解。


三.按物取数

给孩子一定数量的物品,让孩子数,数完了把相应的数字拿出来。


四.按数取物

给孩子一个数,让孩子拿出相应数量的物品,孩子取物的时候最好嘴上要数数,比如拿5个糖果,孩子要数,1.2.3,4,5.然后再说5个糖果,刚开始孩子可能不知道到了5要停止,要及时辅助。我们大多孩子视觉优于听觉,用视觉上来辅助比较好。可以制作一个比数尺,在比数尺上画上10个位置让孩子放物品用的,只在要求孩子要拿的数量的地方,放上相应的数字来提示孩子到此为止。尽量转换成视觉辅助,因为视觉辅助比起声音辅助孩子更容易接受。


五.数字和量的配对

可以用连线的方式来做,我们可以先连好一个或几个在上面作为视觉辅助,孩子会容易理解我们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的孩子你说100遍,还不如直接做一次给他看。什么是视觉辅助呢?就是我们想办法把我们的要求用视觉的方式展现给孩子,孩子用眼睛看就能明白我们的要求,而不是整天对着孩子喊。就好像我们去机场坐飞机,我们可以不和任何人交流,只用眼睛看,就知道在哪里买票,在哪里过安检,在哪里登机,上哪个飞机。为什么我们能这样呢?就是因为机场的视觉提示或者说视觉辅助做的特别好。


六.数量和数量的配对

可以用连线的方式来做,物品可以不同,但在数量上是一样的。辅助同上。


七.数字的大小

先在桌面上放两堆物品,先让孩子数数,数完让孩子指数那堆是大那堆是小的。然后分别在两堆物品上面放上相应的数字,孩子再数一遍,然后再让孩子指出大的数字,小的数字。开始两堆物品数量的差异化要大一些,比如1和9,2和8等等,不要开始就5和6,或3和4等。先差异化大再到差异化小,便于孩子容易理解。等到孩子这样可以了,就直接出示两个数字,让孩子区别大的,小的。如果孩子还是不能理解,就让孩子分别在数字的下面摆上相应数量的物品,再让孩子区别大小。


八.分开理解“+”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样意思,“=”是什么意思

拿一个盘子,和一个纸桶,桶里放些数数用的物品。这个桶孩子坐着能用手拿到里面的物品但不能看到里面,目的是要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盘子里物品的数量,避免桶里的给孩子造成干扰。在盘子里增加物品就是“+”,从盘子里拿掉就是“—”,剩下的就是“=”。刚开始可以这样做,加1个,减1个,加2个,减2个,类似这样一组一组有对比性,这样便于孩子理解什么是加什么是减。但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这样,有些孩子是要先教什么是加,理解后,再教什么是减,最后才加减混在一起教。因为融融视觉理解好于听觉,所以我先用符号他比较容易理解。


九.理解算式,比如多少加多少,多少减多少

给孩子发指令比如:3+1,3-1等等,孩子应能把物品按我们的指令要求放到盘子里或从盘子里拿出去。如果孩子记不住指令,先把算式写在纸上提示孩子,因为我孩子视觉理解好于听觉,所以我都是先用符号算式便于孩子的理解。比如:3加1,孩子能先放3个再放1个。3减1,孩子能先放3个再拿掉1个。


十.理解完整的算式,多少加多少等于多少,多少减多少等于多少

(同上)


十一. 去掉算式,直接用语音给孩子发指令多少加多少等于多少?多少减多少等于多少?

我们不给任何辅助,只用语言问孩子多少加多少等于多少,或多少减多少等于多少。但如果孩子还不行,可以用写好的算式来提示。让孩子能够按要求把物品加好或减好,然后告诉家长结果等于多少,比如3-1等于多少?孩子先在盘子里放3个珠子,然后再拿掉1个,再数一数剩下多少个。告诉家长答案。个人感觉孩子学数学的时候,指令回合之间要更清晰一些,停顿的时间长一些。不然孩子好像容易混。


十二.数的分解和组合

个人感觉,上面的量做够后,数的组合和分解相对容易一些。在教孩子理解算式的时候,孩子大多是先硬记住的,因为有公式符号孩子容易硬记住这个过程,不过没有关系,练习多,孩子就能真正理解。硬记住不是目的,但一定是理解新知识的必要过程。学习数的组合和分解的时候也是一样,先拿相应数量的硬币或其它物品,辅助孩子在桌面上练习分解和组合。比如8个硬币可以分解成多少个和多少个,可以分成多少个组合。这里的“和”其实就是“+”的意思,同时写出算式。开始可以先让孩子这样分,8可以分为1和多少,2和多少,3和多少,4和多少,5和多少,6和多少,7和多少。孩子熟悉后再让孩子自己分。在孩子数的概念还不能在大脑里表象的时候一定是先要用实物来分解和组合的,这叫运动图式理解。


十三.计算内化

就是孩子不需要物品来算,直接心里算或口算。这对我们孩子来讲,是个很大的突破。他们能够把计算和量的概念在脑子里表象了。把原来给孩子用来数数的物品撤掉,辅助孩子用心算或口算(心算或口算也许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普通人10以内的可以心算,多了也是不行的。最主要是懂得计算的方法,以后再学吧)。这要大量的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大量的泛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长期坚持。


十四,简单应用

盘子里有多少个糖果?碗里有多少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杯子里面有多少个硬币?杯子外面有多少个硬币?全部有多少个硬币?。孩子要理解“一共”“全部”是“加”。“吃掉”“丢了”“没有了”“拿走”,“给别人了”等等是“减”的意思,“剩下”是等于是意思。这里一共有3个苹果,爸爸吃掉一个,还剩下多少个?融融有三个糖果,给了一个给妈妈,现在还剩下多少个?融融有三辆小汽车,妈妈又给融融买一辆小汽车,融融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等等这样简单的生活应用题。


从08年开始,带着孩子去过很多训练家长的地方学习。自己也在努力的教育和引导着孩子。虽然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我一直在努力的付出。孩子相对于自己来讲,进步是很大的。想起莱辛的一段话:人的价值不体现在他占有或以为占有真理,而体现在他为这一真理而做出的真诚的努力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