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自闭症孩子嘟嘟在父爱里茁壮成长


从年初到现在,恩启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富有正能量的故事,其中嘟嘟爸爸的《在爱海里茁壮成长》吸引了我们,在这样一个“爸气十足”的日子里,看看这个对你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故事。


嘟嘟爸用理性的态度,纪实的方式通过机构启蒙篇——普校融合篇——家庭启智篇,把儿子这一路走来的陪读心得,如何与老师、其它家长沟通,给新手家长和同样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校园环境的家长们一个启发。



先来介绍一下嘟嘟的情况:


嘟嘟,男,2007年11月29日出生。

出生时白白胖胖,很可爱,取肥嘟嘟谐音,小名嘟嘟。


嘟嘟很懒,嫌吃奶费力,基本吃奶粉长大,母乳只作心情好时的点心。吃奶粉也很奇怪,只在半梦半醒时吃,吃完就睡。小时,呼叫无反应,目光游离,无对视,与爸妈无交流,很少哭闹。


三岁时,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报名参加了金宝贝儿童早教,交了一万元,因为只对转圈的桌面小游戏有兴趣,其他都不会参与,只上了三节课,没有下文。


三岁半,还没有语言,不会叫爸爸妈妈。不会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也排斥和小朋友玩,只在边上看看。

  • 喜欢一个人自个儿玩,转圈,转半小时也不晕。

  • 不高兴了大声喊叫几声,发出的是单音节,啊…哦…

  • 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不会保管,乱扔乱丢乱拿,常被人骂被人欺负,却不会还手。

  • 不会大小便,不会穿衣,不会自己吃饭。


2011年9月,开始上幼儿园了。


  • 三年幼儿园,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玩,躲在一个角落自娱自乐,无聊了到外面疯一圈,老师叫也不理,同学玩也不参与。


  • 老人言,金口难开,懂事晚,将来必大富大贵。原来这样啊,那就再等等看看吧,或许再长大一点就会懂事起来的。


2013年,幼儿园大班,老师再次郑重提醒,按这样的能力,上小学很困难,最好上医院诊断一下。


2013年3月,浙江儿保,李融主任,诊断:轻度自闭症。虽出乎意料但也在预期之中,又心存幻想,换个环境或许会有所改变。于是,回农村老家,呆了一年,却收效甚微。但发现,记忆力不错。


下半年要上小学了,这个样子怎么上?这时候真着急了。开始了学习、了解自闭症,带孩子到各个机构评估、求学的历程,可了解的越多,结果却让人越来越恐惧、越来越失望。一切因为缘份,2014年5月12日,我把孩子送进了启明星儿童康复中心。




进入康复中心是一个偶然。从2014年3月份开始,我把嘟嘟带到好几家机构接受面试和评估,4月20日,我带孩子来到启明星,接待我的马老师竟然马上与嘟嘟建立了互动,一起玩起了玩具,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临走时,嘟嘟竟然能对我说:(把玩具)“收好”。我央求马老师缩短排队时间,破例收下嘟嘟。5月12日,嘟嘟正式进入康复中心。




机构启蒙篇


进入康复中心是一个偶然。从2014年3月份开始,我把嘟嘟带到好几家机构接受面试和评估,4月20日,我带孩子来到启明星,接待我的马老师竟然马上与嘟嘟建立了互动,一起玩起了玩具,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临走时,嘟嘟竟然能对我说:(把玩具)“收好”。我央求马老师缩短排队时间,破例收下嘟嘟。5月12日,嘟嘟正式进入机构。

 


培训的目的


其实,那时我们对自闭症孩子束手无策,了解的似懂非懂,但我们始终对孩子充满信心。我们的目的也非常明确,简单地讲,就是让孩子尽快变得懂事起来。专业地讲,让孩子进入机构接受培训,希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和老师一起找到这一阶段孩子的努力方向,同时还要让孩子快乐成长。留给孩子的时间只有一年,这一年里,孩子需要掌握能入小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技能。


到了机构,老师在观察孩子,和孩子互动之后,帮我梳理了机构的服务流程,评估--制定IEP--召开家长会--修改IEP--开展家校结合,再次评估这样的循环。入学两周后,我拿到了嘟嘟的评估报告和个别化教学计划。一对一的家长会上,老师详细为我解读了评估报告,分析了孩子的优劣势,逐条向我解释说明个别化教学计划中的内容。我再一次正视了他身上的不足,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计划也让我看到了嘟嘟可以努力的方向。

 



培训的方法


1. 全日制培训


机构是全日制的,这样我还可以有点自由时间。我非常认同他们传递给我的理念,就像上幼儿园和上小学一样,我们都希望孩子过上正常化的生活,在这里嘟嘟体验的是从早到晚的教学模式,他不但需要完成他的课业,还要在这里午餐和午休。同时为了消除孩子的不适应,老师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视觉提示,帮助他发觉环境中他能理解且对他有意义的信息,比方说,日程表,会详细列出从早上到校的第一节月历课到放学回家的再见环节,都通过嘟嘟能读懂的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示给他,他很快便能理解日程表了,他能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下一步去做什么,而这样的提示,将来微缩到一张小卡片上,对他的小学生活岂不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程的顺序安排也会发生变化,让嘟嘟在学会看日程表的同时发现这些变化,这样将来遇到常规发生变化时他不会过于焦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上学的过程中,只要是课余时间,老师会鼓励嘟嘟自行安排活动,从最初的提供选择(看书,去洗手间,教室外走走)到他自主决定做什么,为他上学后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打下了基础。这一学期,孩子建立了基本规则。


2015年春节后第二学期,中心开创式地提出了快乐学习模式,即让孩子在游戏里学习,在游戏里掌握交流和表达的基本技能,在游戏里交朋友。孩子太开心了,每天催着我赶紧带他去上学,从被动上学到主动要求上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孩子第一次到同学家去串门,两人玩得不想分开,最后要走的时候,孩子竟然哭了。我们非常惊讶,孩子的情感很丰富,只是没有开发。


2.幼小转衔班


2015年7月,距离嘟嘟上学仅剩2个月。中心开展了浙江省首届自闭症学生幼小转衔学前准备班项目。和嘟嘟同期的共有16名孩子,他们都是在15年9月将进入小学的特殊孩子。


幼小转衔班的教学场地放在了普通小学的教室里,最大可能提供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上课的老师全部是来自普通小学的一线教学老师,而非特殊教育老师,因为嘟嘟在9月将面对的普小老师而不是特教老师;最后就是,这4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并非以学业为主,而是以孩子进入普小后所面对各方面的挑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包括了社会交往、生活自理、课堂常规、问题行为等方面。这时启明星的特教老师,结合班主任,班级辅导员和我们家长一起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


嘟嘟喜欢幼小转衔班,每当我看到嘟嘟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真的很欣慰。在最后的结业式典礼上,他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了节目,我也拿到了他的成长手册,里面有他的教学缩影,有他的学习总结,有他老师的评语,有他的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策略建议,还有他全部的作业纸和画作,这一个月,他过得很充实!


培训的效果


在中心的日子里,各就各位--各学所能--各展所长的彩虹模式在嘟嘟身上充分体现。

    

各就各位:从最初嘟嘟不理解课堂规则,随意发言,随意离座,到后来他能坚持完成30-40分钟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能做到举手回答问题,这为他学习知识打下了基础,他学会了坐下才有了学习的可能。

    

各学所能:专业的教育评估,个别化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体现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例如他在个人工作系统的学业内容都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这些内容的依据就是个别化的教学计划,这些内容也会随着他的学习进度不断提升。比如书写,他到启明星时,已能较好完成描红的练习,老师们便开始教授他笔划,笔顺,简单的汉字仿写,复杂的汉字仿写,词汇,短句,最后则是看图写话。他所用的作业纸也从较大的田字格转为常规的田字格。


各展所长:嘟嘟的记忆力也被发现并进行了强化,在月历和故事课时,老师经常引导他为大家讲述故事,从开始的看图讲,到后来他俨然象个小老师一样,招呼同学坐好,开始他快乐的故事分享。这充分利用了他的特长,帮助他建立了自信。


在中心的日子画上了句号,我们欣喜地看到,嘟嘟用这一年多的时间,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的技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有了微弱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课堂规则体验,有了情感的交流,有了一些社会基本规则。启明星的启蒙无疑是成功的,当然,一切都为了下一步作铺垫。更加“残酷”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普校融合篇


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


嘟嘟是幸运的,因为文海小学。

小学生的入学基本技能:模仿、跟随、指令听从。


2014年6月,我带着嘟嘟去文海小学报名入学,在新生测试环节,嘟嘟根本进行不下去。呼叫不应,指令没反应,拿老师桌上的东西乱玩,不会回答问题,五分钟就跑出来了。结论,根本没法上学。我跟面试老师简单说了下嘟嘟是特殊儿童。面试老师让我找教导主任商量一下。我找到张主任,张主任建议,缓学一年。正是这一年的缓冲,给了嘟嘟难得的成长机会。


10月份,张主任陪同邓校长亲自来家访,还送给孩子一套绘本和一个资源U盘,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又受宠若惊。邓校长和张主任详细了解了孩子的康复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培养上的态度和付出。临走时邓校长说了一句话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学区的孩子失学,嘟嘟也一样,你们放心!”


经过了一年的机构康复培训,2015年6月,我们再次来到文海小学,在新生测试环节,还是问题不断。7月份,学校请来特教专家陈老师对即将在该校入学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和家长辅导,陈老师与嘟嘟做了较长时间的互动后,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如融合训练,平衡运动等,对我们启发很大。鉴于孩子的状况,张主任和德育处郑主任建议我作好陪读准备。


相比于其他孩子,嘟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文海小学的包容,他得以顺利入学;因为文海小学的科学,让家长知道努力的方向;因为文海小学的理性,使家长能够入校陪读。

 


合理的分班制度


之前曾听到其他家长说起孩子在学校分班的痛苦,由于星孩的特殊性,需要班主任老师花费非常大的精力来管孩子,成绩和纪律还会拖班级的后腿,所以班主任大多不愿意接纳孩子,没办法,抽签,谁抽到谁倒霉,而抽到的班主任心里也会觉的不公平,凭什么让我带,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对星孩打心眼里的不满,而潜意识里的不满在平时的行为上必然表露出来,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同学之间孤立,不利于孩子成长。


文海小学对特殊儿童的分班,据我所知,是由教学处和德育处集体商量,首先考虑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基本确定后再与班主任沟通,自上而下地进行。班主任带这个孩子是因为学校相信他(她)有这个能力能带好这个孩子,而真的当孩子出现问题影响班级时,学校也会视情况酌情处理,因为学校对这个孩子很了解。这样一来,容易形成双向良性互动。


我第一次参加班级的家长会,就感受到班主任杨老师浓浓的爱心和满满的正能量。会后我和杨老师说了孩子的情况,以后可能会影响班级荣誉等等,杨老师的话让我百感交集无地自容:“只要你们家长不放弃,我们是不会放弃的,他是我们班里的一份子”。


 

陪读干预的有效性


孩子入学后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或者行为问题比较凸显,或者纪律问题比较突出,而学校又没有配备相应的特教老师,无疑,这时候家长入校陪读是较好的解决方法。陪读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融合,而不是为了陪读而陪读。陪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陪读。


1.陪读的目的


1)  干预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规范行为,干预孩子上课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等;

2)  营造融合的环境和氛围,做孩子们的好朋友,促进融合;

3)  做老师的助教和学校的义工。


2.陪读的方式


根据孩子能力和发展的情况,可以按同桌陪读、教室外陪读和校园内观察三个递减的阶段。


1)如果孩子课堂纪律有问题,如大喊大叫,离座,故意干扰同学等行为,这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同桌,及时预判、干预和制止,学会用“嘘”,严重的可以先拉到教室外面缓和情绪。因为这些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也是老师最忌讳的,必须要纠正过来,也是陪读的第一目标。孩子排座位最好坐最后一排,这样影响小些。课堂陪读还有一个目标,就是纠正上课开小差。我们的孩子上课容易走神,或者玩纸,或者玩铅笔文具,或者玩手指看窗外摇头等,陪读就要及时发现并干预。课上可以进行肢体安慰,如轻拍,抚摸等,下课须及时强化。


2)课间、午休时,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想游戏的点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孩子天性爱玩,只要跟他们一起游戏,孩子一般都会喜欢你,这样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拉进来,一起参与游戏。慢慢地引导让别的孩子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玩,如追逐、跳长绳、吃螃蟹、木头人、编花篮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常玩的游戏。游戏能提升孩子指令听从和语言交流的能力。


3)学校里经常有些突发事情,如学生打架,玩耍时受伤,生病等等,我们可以及时帮助老师处理。学校搞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如春游秋游等,一般一个班只有两个老师照管,有时会管不过来,我们要主动协助老师照看孩子,应付各种突发情况。学校有时地面会有垃圾,我们可以随手处理。来学校陪读,不能成为学校和老师的负担,而应成为老师的助教和学校的义工。


3.陪读的效果


我陪读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四个月。2015年8月29日到8月31日是学校安排的三天幼小衔接,孩子状况不断,老师已经管得力不从心了。在机构学习的课堂习惯在新的学习环境里还是不太适应,因为启明星是一个管4个,小学是一个管40个,课堂纪律问题和上课走神问题严重。离座,大喊大叫,哭闹,陆续不断。9月1日我正式陪读,同桌而坐,看他屁股一动,我知道他想离座了,手轻轻压在他肩膀;一发出声音“哦”,我先捂住他的嘴,然后做“嘘”的动作。开始压不住,没办法,先把他拉到教室外面安抚,好了再回到座位。走神了我会轻拍他让他专心。强化也结合正强化和负强化,特别对于上课表现好的时候下课立即拥抱进行强化,放学还奖励零食。


课间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玩游戏,没几天我就成了孩子王,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玩,我要求他们必须带上嘟嘟一起玩,开始嘟嘟不肯,躲在一边,我就把他拉过来,慢慢地他也开始参与进来。


陪读时,我在学校搭伙,孩子们帮我打饭,我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全天候和孩子在一起。我在教室里陪读了两个月,慢慢地他的课堂纪律建立起来了,虽然偶尔还有离座和喊叫,上课也能开始听老师讲了。班主任为嘟嘟安排了同桌,我开始撤到教室外,近距离观察,随时应付突发情况。这样又过了一个多月,我慢慢撤到学校外面,在校门口车里呆着,如有突发情况,老师通知我,我随叫随到。就这样,过了一学期,孩子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爱心互助组:

班主任的核心作用


孩子在学校里是否能融合,是否不被歧视,是否被孤立,除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因素外,我认为班主任老师起到了核心作用。初入小学的孩子们天然璞玉未经雕饰,班主任的引导将是决定性的。进入开放包容的学校是幸运的,遇到一位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则更是幸运的。嘟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一天数学老师告诉我,今天中午班主任扶嘟嘟的时候,嘟嘟倒在班主任身上,两个人一起摔倒了,班主任爬起来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摔着没有,我摔一下没关系,千万别摔着孩子。让人感动,更觉的心里暖暖。


1.营造爱心氛围


初入文海一(1)班,班主任即向全班同学要求,嘟嘟不懂事,大家都要爱护他,帮助他,更不能欺负他。正因为有了班主任的引导,嘟嘟在学校里很开心,没有压力,没有负担,为后续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友爱的同桌


在我陪读两个月后,班主任主动找我沟通,可以尝试给嘟嘟安排一个懂事一点的同桌,让同桌来约束他。我非常感激,事后来看,同桌管的比我管的还要好,孩子更愿意听从。再后来演变成轮值同桌,班里稍懂事的同学抢着轮流和嘟嘟同桌,气氛越来越好。


3.爱心小组


后来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爱的共同体,班里成立爱心组,每天轮流值班,同学们通过帮助孩子也培养了爱心,嘟嘟成了班里的稀缺资源。嘟嘟走到哪里都有同学在旁,体育课有人一起,排队出操有人一起,课间活动有人一起,午休有人一起,出现问题孩子们自己大多可以解决,同学一起玩,一起游戏,嘟嘟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我这时已完全撤出,不再陪读了。

 


差异标准的激励作用


孩子初入小学,各方面比正常孩子一定逊色不少,但孩子的自尊心却很强,这时候如果按同样要求对待孩子,自尊可能就会转变成自卑。学校有口头表扬、分数或等级、代币激励、表扬信激励、奖状激励等等,老师如果对我们的孩子降低要求,给予充分的正面鼓励,将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改善情绪的波动。


嘟嘟在入学开始,就享受了差异的标准。所有老师,都给了嘟嘟更多的关注,只要坐端正,就能得到表扬,举手就能得到学分币,能回答问题更是全班热烈鼓掌,弄的嘟嘟信心满满,半学期不到,积攒的学分币100多分,让全班同学都羡慕不已。一学期下来,表扬信贴了一墙,我们也倍感欣慰。而对嘟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喜欢上学了。

 


家长交流的重要性


我一直就不避讳孩子的特殊性,也不避讳为孩子陪读。在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下,我跟许多家长私下都有沟通,希望得到家长们的理解和尊重,也让同学们不排斥我们孩子。


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好几件事。一次,玩的时候不小心,跳跳球把同学的头打破了,我带孩子到医务室处理以后打电话给孩子的妈妈说明情况并道歉,孩子的妈妈很通情达理,说孩子玩耍磕磕碰碰难免,还安慰我不要放在心上。嘟嘟特别喜欢一个女孩子,整天要去亲她,搞得她很烦不让嘟嘟亲,嘟嘟就去打她,有一次嘟嘟竟然拣了块石头砸她,幸亏没受伤。我知道后很紧张,赶紧向孩子妈妈解释道歉,孩子妈妈说了句:孩子跟我说过了,她的事情她会处理好的,我们不用去管她。反把我弄傻了。


在学校时,我也积极帮助孩子,有孩子玩耍时掉水塘里浑身湿透,我帮他换衣服。有孩子流鼻血,我帮助止血送医务室。秋游时有孩子走丢了,我帮助找回等等。这些孩子的爸妈对我也很感激。


正是因为有了和谐的家长关系,才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有了融洽的家长关系,同学们才更不会排斥我们的孩子。

 


友好通畅的家校沟通渠道


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渠道一直很畅通,这样可以直接便捷地了解班里信息和孩子情况,主要的沟通渠道有:


1.QQ、微信、短信


班里建立了QQ群、微信群,学校还有家校通,老师每天在群里发送信息,每天家庭作业,每天班里同学们的作业成绩,一些及时的信息,还有大家的交流等等。通过QQ群和微信群还可以找到任何一位家长,互相之间沟通就方便了。


2.当面交流、电话交流


上学放学,家长和老师每天都有见面的机会,情况都能及时通知,老师们电话都向家长公布,随时可以交流。


3.家校联系册


家校联系册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我用家校联系册让孩子练字,学会每天写简短日记;我每天反馈孩子的作业、阅读情况;每天登记运动情况;我还在家校联系册上写我们的希望和孩子的进步;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可以即时得到孩子在家的信息,写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

 

 

家庭启智篇


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

夫妻合理分工


从起初发现孩子的异样,我们先后经历了逃避、侥幸、面对、接纳的心路历程。

开始发现异样,我们总想着,再过段时间会好的,再过段时间,再过段时间……结果时间就在这样的逃避心理下一点一点溜走了,从而延误了了最佳的干预时间。


后来医院诊断后,我们又想着换环境或许能好一点,在这样的侥幸心理暗示下,我们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结果又延误了一年。


从我们开始深刻意识到自闭症孩子的严重后果,我们才面对现实,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共同面对,夫妻相约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我们意识到安全感对孩子有多重要,为此我们约定绝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随意打骂孩子,以正面导向为主,以鼓励为主。


我们对孩子有坚定的信心,坚信我们的付出会有成效。

我们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坚信量变会产生质变。

我们讨论谁带孩子对他更有利,谁为主谁为辅,结论是:爸爸带。

和孩子的未来相比,一切都是浮云,我义无反顾挑起重担,抛去事业,回到家庭。

我每天至少六小时以上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闹,一起游戏,琢磨各种干预方法。


只有我们自己有了坦然的心态,才会勇敢地接纳,才能真正给孩子大爱,孩子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通过干预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能事半功倍,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慢慢产生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孩子在能力上又会更上一个台阶,整个过程是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过程。而急于求成,病急乱投医,到处寻医问药,最终却于事无补。心中有大爱,量变到质变。

 



行为干预


从查出自闭症后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学习,恶补自闭症相关知识,采纳医生的建议,补短板,进行行为分析。先从最简单的自理能力开始培训,把动作拆细拆细再拆细,不断重复练习,光一个刷牙一天都要做十几遍,还有洗脸,穿衣,吃饭等等。


进入机构康复培训后,我们主要配合和强化机构所学的技能,做感统,抛接球,障碍跳,以及进行社会规则的训练如过马路等等。


随着年龄增长,干预的项目也多了起来,学会的东西也多了起来,这更让我们和孩子都增加了自信。


入小学后,通过在校陪读,干预了课堂纪律,慢慢养成习惯。回家再进行强化训练。

 

三、学习干预


学习干预


1.主动教学


因为在学校陪读过,所以课堂上所教的知识基本清楚,回家再检查复习,教会他就行了。由于他的记忆力不错,本身又已经有2000多的识字量,所以在学业这块倒不是很费劲。语文主要教写字,数学主要教口算,英语主要教认读。


2.家庭课堂的神奇效果


从教室陪读撤出来以后,一次偶然的尝试,让我对家庭课堂的方式钟爱不已。简单说,就是让孩子把在学校上课学到的课程回家依样画葫芦给家长上课,一般学校一堂课40分钟,知识点只有几个,5到10分钟就可以上完。每天晚上花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它的神奇效果在于:


1)倒逼孩子在学校要专心听讲,否则上不了家庭课堂,而在学校上课专注会带来很多正向反应,如纪律也变好了。当然,家庭课堂还要辅之必要的强化和惩罚措施;


2)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因为要讲出来,让他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了;


3)我故意夸大他在学校所犯的违反纪律的行为,如大叫,离座,走神等行为,让他自己去判断。从而慢慢改正了很多他的坏毛病。


通过家庭课堂,他的学业有了很大的提高,纪律性也好了。


3.游戏自学


我没有绝对排斥孩子玩电子产品的习惯,相反,我会引导他利用手机、IPAD进行学习。因为他喜欢玩电子产品,我不能暴力制止。开始我引导他下载学习软件,例如睡前故事、宝宝巴士、算术专家、语文通关、小学英语等等,特别是冲关的游戏,孩子玩的不亦乐乎,后来他自己学会下载各种学习游戏软件。前阵子迷上24点,可惜碰壁太多受打击了,这两天竟然去下载了奥数,难度已经到小学三年级了,玩的津津有味。

嘟嘟从游戏里学会了讲故事,纠正了发音,学会了口算,启蒙了英语。合理地使用游戏,利用游戏作为强化物,有时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

 


运动启智


原来我对嘟嘟体育成绩有点不以为然,以为只要体育课跟跟就行了,因为太注重学业了。第一学期结束,嘟嘟学业还好,但是体育不合格,跳绳36个,仰卧起坐0个,坐位体前屈0分。嘟嘟是班里体型最壮的,竟然体育不合格,孩子也很气馁,老是说一句:“学习成绩还好,就是体育不合格”,看来这已经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这事深深刺激了我,从年后开始,我决定要强化他的体育锻炼,奇怪的是,孩子竟然乐意。


从2016年2月29日开始,我记录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我和孩子一起运动,我们循序渐进,做过的运动主要有:跑步(长跑、短跑)、跳绳(单人、长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平板支撑、立定跳远、车轮转、弓箭步、高抬腿、单脚站、蹲起、抛接球、单杠、双杠、翻杠、跳台阶、轮滑、自行车等等。仅仅两个多月时间,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体能增加了,情绪变好了,语言提升了,成绩提高了,融合加强了,感觉整体能力都在大步提升。孩子轻了4斤,我轻了14斤。


我反过来查找运动启智的科学依据:运动不止是运动,运动让全方面能力提升。有许多的研究证明,运动时会产生三种激素:多巴胺、血清素与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会帮助学生学习。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绪物质,人在快乐情境下学习较有效果;血清素可以帮助记忆;正肾上腺素可以使孩子专注力增强。大脑在运动后还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


还有一个事件启发了我,中央三台有一个节目播出了一个脑瘫儿童在父亲坚持不懈的运动刺激下,竟然脑神经二次发育。


有了科学的依据,和成功的先例,我对运动启智更加充满信心并将不懈努力。我总结了运动的好处:增进耐力,平衡感统,增强力量,学会技能,指令听从,语言交流,增进融合。有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1、  耐力锻炼:以跑步为首选(有条件的如游泳等),每天增加一点运动量,要求姿势正确,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从正步走开始,跑步融合了各种能力。

2、  平衡锻炼:如跑步,车轮转,弓箭步,高抬腿,单脚站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感统训练。

3、  力量锻炼:如大球类、挂单杠、跳台阶、仰卧起坐等等。

4、  学会技能:我提倡快乐运动,一是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如跑完几圈,或学会如跳长绳、骑车、轮滑、翻杆等某一项技能时,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二是孩子在运动时会吸引其他小孩子,我们也可以主动邀请其他小孩子一起参加,把运动变成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而在这些运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让孩子在指令听从、语言交流、增进融合等方面得到提升。

 


社会融合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三个层次,一是家庭安全,二是学校安全,三是社会安全,而社会融合带来的安全感是终极目的。为此,我们经常设计和安排各种场合让孩子参与,进而理解和学会一些社会基本规则,孩子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自信心也会相应提高。


1、小卖部:小区小卖部和小区门口的文具店,店员都认识嘟嘟,嘟嘟现在可以一个人顺利地去这两个小卖部买东西,需要改进的,就是老要把找回的钱全部买成他爱吃的零食。


2、菜场、超市:我们有意让他写下想买的东西,自己按纸上所写完成选购,自已付钱。


3、地铁、公交:我经常带他坐地铁,遵守秩序,公共场合不许大喊大叫,要安静坐好等等。

4、饭局、活动:每次有饭局和活动,只要有条件,我都会带上孩子,现在基本能完成在饭店吃饭,不怎么捣乱。



嘟嘟目前的状况:


在班里已能基本融合,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学业上各科成绩优秀,体育成绩优秀,音乐成绩优秀,小区里有固定的玩伴,关系很好,平时表现也非常阳光和自信,融合已初见成效。当然,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星孩的来临,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最大的不幸。但是上帝既然安排孩子来到我们家里,那就是我们家庭的荣幸,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坦然接纳,陪他、帮助他快乐成长、成材。发现孩子是星孩,干预得越早越好,直到现在我都在反思、后悔,当初浪费的那些时光。

 

本文献给家有星孩的爸爸妈妈,文中的观点很多是本人在陪伴干预过程中摸索归纳得出的,不一定准确和科学,仅供大家参考。唯望能给星爸星妈们一点启发、一点帮助,那就是给我最大的恩典和快乐。

   




恩启,努力只为特殊群体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