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如何巧妙利用思维导图理清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思路?



在早期干预中,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感觉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应对很多突发状况,一天下来非常累。其实,教学工作主要考验的是计划执行力和即时决策力,针对这两点,思维导图可以帮你忙!


曾松添
华盛顿大学学前教育早期干预准博士
Bamford基金会全额资助学者

美国早期干预协会循证实践评估项目组成员

“早知道” 微信号ID:  zaozhidao2016


巧用思维导图,理清教学思路

文| 曾松添


为孩子做过干预的老师或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天教学下来,整个人像是脱了一层皮。为啥会这么累呢?是因为在教学中老师家长需要不停地转动脑筋,用尽浑身解数去引导孩子,如果面对突发情况,还得立马想办法解决应对,你说虐不虐。☟

 

一对一的教学如此,那面对一个融合班级里孩子们的众多学习需求,如果一位老师对问题缺乏清晰的应对思路,那么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难以应付。一位优秀的家长或老师,要具备计划执行力即时决策力

 

1. 计划执行力:老师通过写教案,以书面的方式去做思维的基础练习,并逐渐内化为一套思维模式,来应对常规流程化的教学。

 

2. 即时决策力:如果一名普通的老师要成为为一位资深老师或园长领导,就要构建自己的思维知识体系,并能够根据不同教学情况做判断并落实到位。

 

提高老师的即时决策力,对于做好融合教育,或者高质量的一对一或小组回合训练尤为重要。在权威著作The Sage Handbook of Special Education里面有一篇有趣的文章,作者回顾近年科学文献发现,新手老师和资深老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做好即时教学决策的能力。☟

 

尽管部分人能全凭直觉做好即时决策,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借助工具去理清教学思路。☟

 

大牛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一切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今天继续介绍的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大脑的延伸,是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思路的工具,早期干预的教师和家长其实更需要学习这种思维方式。下面我就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带大家去更深入地理解应用行为分析和早期干预的几个重要思考方法,以应对孩子的教学需要。☟

图 | 八种常见思维导图包括:圈层图,发散图,单流程图,包含关系图,树图,对比发散图,多流程图,及比喻图。


1. 通过多流程图思考行为的因果关系


很多时候见家长在群里面,用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来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结果大家七嘴八舌,绕来绕去,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结果原来好像明白的概念,侃着侃着就越糊涂了。☟


老实说,这真的不怪大家,主要是这几个术语本身就有两重逻辑,很别扭,尤其是“惩罚”本身有特定含义,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藤条焖猪肉”打孩子的消极教养方式截然不同。正强化又似乎等同于积极正向强化,但事实上正强化也不一定是好事。举个例子,孩子哭闹要玩具,您给他玩具,下次他想要玩具时孩子哭得更凶,对孩子而言这就是正强化。怎么样,晕了吧? ☟

 

但如果借助多流程图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更直接, 尤其是面对现实情况,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有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


大家看下面这个图,左边是发生行为的原因,中间是行为本身,右边是行为发生的后果。凡是在左边加入一个新的因素,就是正,相反如果在左边一栏减少一个因素,就是负;而在右边一栏,凡是导致下一次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就是强化;相反如果下一次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就是惩罚。换言之,“正”和“负”针对某个行为发生的“因”;“强化”和“惩罚”则针对下一次行为发生概率的“果”。☟

举个做糖醋排骨的例子:

a. 如果您往菜里面新加了糖,结果孩子以后更爱吃了,对孩子而言就是正强化;
b. 如果您往菜里面少放了糖,结果孩子以后更爱吃了,对孩子而言就是负强化;
c. 如果您往菜里面新加了糖,结果孩子以后不爱吃了,对孩子而言就是正惩罚;
d. 如果您往菜里面少放了糖,结果孩子以后不爱吃了,对孩子而言就是负惩罚。


怎么样?会不会清晰一些?也许您也会有其他的例子,但总之这种对因果关系的思考方式对行为教养十分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总感觉事与愿违,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孩子某个行为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导致思维出现盲点,结果适得其反。


2. 通过单流程图分析教导孩子的语言行为

(Verbal Behavior)

另一个在妈妈群里面经常讨论的问题,是孩子的语言沟通教学。有些家长在争论,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能给孩子奖励。


例如:孩子要吃饼干,究竟是愿意抢就给,是有眼神交流就给,是说“啊”一声就给,是说饼干才给,还是要完整地说“我要饼干”才能给?☟


应用行为分析里面有一个很好的语言沟通行为梯度,许多家长老师虽然理解了背后的层层递进的原理,从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动机,到通过发音的模仿塑造,最终让孩子逐渐增加沟通说话的能力。但如上面这个饼干的例子,家长在操作中感觉不知道那个“度”如何把握。


流程图是辅助我们语言教学一个很棒的思考工具。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把孩子的沟通语言能力按照从低到高进行分类。

具体而言,在流程的最左边是基本的沟通能力,例如:表达需求的欲望,然后下一阶段是仿说能力,再有是主动表达的能力,然后是连词成句,自然对话等。如果孩子的能力需要,还可以再细分能力。接下来,就在每一个语言成长流程下面,列出孩子具体掌握的能力。☟



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展示,我们能把握孩子的现有能力,继而知道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先前给大家推荐的Thompson教授的书里面就提到一个成功的例子。Thompson教授去见一位10多岁的自闭症孩子,起初孩子因为习惯了在全陪机构里面,如果自己不手快,东西就会被别人抢了,所以当Thompson教授给孩子吃糖时,孩子马上夺过来并塞进嘴里。然后下一次见面时,Thompson教授把糖果握在自己手里,让孩子去打开。再然后是同样把糖拽在手里,这次孩子会过来打开Thompson教授的拳头,但他故意握紧,孩子觉得意外,然后主动抬头看Thompson教授的眼睛。再然后,通过把糖果品牌剪下来,从实物过渡成视觉提示和语言,一步步重塑孩子的沟通和语言行为。☟


想要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家长,一定要做好评估,同时学会这种层层递进,得寸进尺的思维方法。孩子在语言发育中遇到瓶颈,有孩子本身的因素,但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提供相匹配的学习体验,同样很重要。


3. 通过泡泡图分析行为动机


应用行为分析里面有个叫行为动机分析的方法(functional behavioral analysis),这个方法的最重要目的通过观察,访谈,测试等方式,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形式)。例如孩子哭闹,在公开场合摸隐私部位,自残等的背后可以有很多原因。有一次我去某机构调研,一位青年自闭症患者全身是自己挠的血痕,真让人心疼。我们不希望孩子长大后发生这样的行为,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希望通过早期干预,及时预防替代或有条件的制止,让孩子远离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通过泡泡图,我们可以把行为的具体表现写在中间,然后您通过ABC行为观察量表,访谈等获得的资料及可能因素,都可以一一列进其他周边的泡泡图里面,然后逐一甄别排除,找到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后可以在这个圈层中对应的泡泡周边,对应罗列可能的解决方法。面对几十页的行为分析报告,这样一个思维导图会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加清晰明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及时预防。☟


4. 通过神经元图厘清孩子的核心能力


在流程图里面,还有下面这种类似神经元的图,对我们在早期干预评估中,清晰展现和牢牢把握孩子的关键能力十分有帮助。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面对一叠几十页的评估报告,往往会不知道从何抓起,或者在干预执行中不能合理分配资源和优先次序,利用这个神经元图,可以让大家对孩子的能力一目了然,在干预中也能做到纲举目张。


5. 通过矩阵图嵌入或识别教学机会


相信不少读者都听过自然教学法,主要思想是在自然发生的情景(如点心时间)里,嵌入或识别教学机会,尽管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但是要创造和把握好这些学习机会,其实并不容易。尤其在繁忙的家庭或教室里,有时候明明前晚想过要去教,但是第二天一忙就忘了,好一个机会就白白溜走了。相反如果流程把握设计好,您会发现突然多出了一块时间或教学机会,长此以往是十分可观的。☟

 

下面的流程图是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形式,这种表格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看到教学目标和生活流程之间的联系


例如:这个图中,横排是某孩子的所有教学目标,而竖排则是对应的日常生活流程。通过横纵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目标还有待创造对应的学习机会。将这个表格贴在醒目的位置,能及时提醒家长老师,去发现和创造教学机会。☟


切记!要举一反三,而不是照葫芦画瓢


早期干预是不断评估分析孩子情况,然后做思考决策判断,继而执行落实的循环过程。不少家长老师乐于学例子和技巧,而没有沉下心来,去学习别人例子和技巧背后的思维方式,并形成自我思考体系,不管是不学无术还是无术不学,面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还是两眼一抹黑。☟

 

思维导图形式多样,上面介绍的只是给大家抛个砖,以后在我的书里面还会有详细介绍。希望通过此文介绍,大家在学习时能更多的去学别人如何思考,而不是单单依葫芦画瓢。再科学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切记。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