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我们能为自闭症孩子做些什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了,每年这个时候,自闭症群体都会站得一席之地,非常感谢所有伸出援手慷慨有爱心的人们,如果仔细去追寻就会发现,不光是“99公益日”,每年的4月2日、助残日等,自闭症群体都会成为被帮扶的对象,可是,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帮扶之后,为什么自闭症群体的生存环境依然如此艰辛?我不禁去想,也许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自闭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需要什么。


如果我需要的水,而你一直给的是蛋糕,那么口渴的人还是会一直渴下去!


这些年里,通过接触过从业者、家长以及自闭症孩子,我觉得他们真正的需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需要

 

为什么每年的公益项目这么多,还是没能缓解呢?

 

首先,必须承认,这些公益项目确实帮到了一部分人,但生活是沉浸在每一天的,很多现实问题很难解决。

 

许多家庭在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后,往往会有一方家长辞去工作,专心陪伴孩子干预,这样一来,家庭收入就直线下降。有些家长想抓住孩子的“黄金干预期”,在孩子顺利上小学后再次工作,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孩子的程度不同,能不能进入小学?进入小学后是否就不需要陪读?离开职场后几年是否还能顺利回归?一切都是未知,如果都是最坏的结果,经济压力会一直伴随整个家庭。

 

不辞去工作,让老人陪伴孩子就没有经济压力了吗?我看到的不是这样。首先,老人的身体状况本身就不比年轻时候,再加上带孩子的压力,这样的劳碌很容易就体现在身体上,去医院成了家常便饭,这些开销也不会少。

 

不是最贫困,却也不富裕,也许这部分家庭才是最难、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除了统一的政策补助,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而每天关于不能领取残疾证、以及领取后领不到补助的留言不绝于耳,除了安抚,只剩深深的无力感。经济帮助,最简单也最难,捐款虽易,真正缓解这个群体的压力却很难。

 


2、观念的改变

 

一说到包容、接纳,似乎老生常谈,每次公益活动的主题也无外乎这些,但真正的接纳,又有几人能做到?

 

一次聚会,有个朋友知道我从事自闭症康复工作,非常好奇的跟我聊了起来,也纠正了她原本的一些错误观念,但聊天的最后她的结论却是:这些家长真不容易,有公益活动我愿意捐钱,不过坦白讲,我是不愿意我的孩子和这些孩子一起上课的。即使在我告知融合教育对普通孩子也有诸多好处后,她坚持的摇摇头: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我不能浪费孩子的时间。

 

不赞同她的观点,却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至少有三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向我抱怨了“入学难”的问题。


A 的孩子原本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但在得知是自闭症后,校方竟然想方设法的收回了通知书,以各种方式拒绝家长,甚至不让家长入内。

B 的孩子我见过,能力不错,但被校方安排进资源教室后,再也没让进过教室,长此以往,家长怕孩子没有群体生活会被耽误,无奈校方就是不松口,别的家长也联合抵制。

C 的孩子能力也不错,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无学可上,普通学校不愿意收,培智学校又没到那个程度,几次找教育局无果,很怕就这样又耽误孩子一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想自闭症群体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如此艰难,与社会崇尚精英式教育分不开,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功成才,却忽视了对善良、对爱人之心的培养,这样的畸形教育观下,未来受苦的可能不只是自闭症群体。

 


3、把他们当普通人

 

说来容易,这点其实最难做到,但,也是他们最需要的。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位朋友有某方面的缺点或不足,我们可能会选择帮助,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忽略,但面对自闭症群体,往往却很难做到。

 

歧视,是最常见的伤害,但还有一种隐形的伤害,就是过低的预估他们的能力,不对他们有所要求。这个隐形伤害的错误,我就曾经犯过。

 

在一次“融合+喘息”的公益活动中,我负责跟4岁的自闭症男孩球球待一下午,集体游戏环节,老师喊口令后小朋友们快速换到旁边的椅子,志愿者予以辅助,为了做好辅助工作,我总是在老师喊出口令后立刻把奇奇抱起来放旁边,两三次后我发现一个问题,球球似乎并不是很想立刻起来,于是我决定在下一次的时候先不动他,结果惊喜的一幕出现了,球球虽然晚了几秒,但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顺利的做到旁边的座位上,也得到了奖励。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低估了球球的能力,发而会因此限制他的成长。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跟普通人聊天时,如果我在忙或者他的提问我不想回答时,就会立刻拒绝,但面对一些自闭症孩子,我却怕因此伤害到他们,而继续聊下去。这,其实也是一种隐形的伤害,因为他们遇到的其他人也许并不会这样,我的反应其实给了他们错误的示范,让他们以为大家都是这样,在遇到不会一直跟他们聊下去的人时,肯定会失望。反思之后,我也会在有事的时候拒绝,但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没有失望反而下一次还愿意主动找我聊天,甚至后来我说到“等下我要出去”等潜台词时,他们也会get到重点,说“等你不忙的时候我们再聊”。这样的惊喜,如果我没有反思,是体会不到的。

 

所以,只需要多一点耐心去表达,并不需要过于爱心泛滥,把他们当成普通朋友,似乎才是接纳的最佳方式,也会有利于他们和更多人的交往。

 


4、还有背后的家人

 

对于帮助自闭症群体,主体除了自闭症患者,还应该包括他们的家庭。因为家人是陪伴他们最长久、最有力、也是最可能起到作用的人,家长的生存状态、心理和身体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家长组织会定期让家长们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精神层面的焦虑,可是生存状态,目前还是没有办法有效解决。

 

如果能有企业或者公益组织同时录用家长和自闭症孩子,或者给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多一点就业福利,将来有真正让大龄自闭症患者工作、生活、养老的安全场所等,或许才能真的让家长身上的担子轻一些。

 

 

不只是公益日,普通人在生活中能为自闭症孩子做些什么?

 

在公共场合遇到他们,不用异样的眼光持续关注;


当他们主动打招呼的时候,及时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微笑;


得知他是自闭症孩子后,不要为了验证他的语言能力,强迫开口;


在和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交流时,不要总是凸显自己的优越感;


当他们有情绪问题时,即使不能帮助也不要指责,以免给家长更大的压力,让孩子更加不受控;


得知孩子的同学是自闭症后,不要马上联合其他家长抵制,给他们一次机会

……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帮助他们,请大家继续补充!

 

对于自闭症病因的探索、药物治疗的革新、康复干预的完善、政府的支持,都会让他们越来越好,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温馨的爱,就是最大的帮助!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