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自闭症妈妈的一家之言

我认为科学的教育训练,除了机构、家庭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融入正常生活的社会教育”。这是我,一位自闭症妈妈经过几年的摸索,对目前训练模式感悟。

一、(仅)“机构、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在多好的机构训练,如果采取封闭式的训练方法,期望不断提高孩子能力后,产生质变,从而提高交往能力,从而融入正常的交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这种思路是认为通过教授孩子交往技能或认知等,孩子能力提高后,减小了正常孩子的差距后,然后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煅练,从而走上康复之路。我认为这种思路是有误的,有可能耽误孩子的黄金康复时期。

二、必须走出去,在实际中与同龄人交往

这里不是反对在机构训练,而是反对依托机构,关起门来按机构训练方式办事,一对一的训练的模式。

我觉得必须克服担心受歧视的心理,大胆地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孩子越小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为孩子建立起交往圈子,要用全部的爱心对待孩子的玩伴,时刻维持他们的互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交往圈子。

只有让孩子不断的交往,激发他主动交往的意愿,他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提高与教他的交往技巧有本质的区别。与同龄人交往,产生的乐趣远大于与大人的交往。走出去,每天都要,那怕让孩子多看一眼别的孩子的游戏,都比关起家门来训练好。

三、上了正常幼儿园,不一定就交往能力产生飞跃

孩子能力强,可以上正常幼儿园了,就认为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耳濡目染,交往能力就肯定提高。这是想当然的思路,不一定正确。

幼儿园人多,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远比与你孩子的互动来得有趣,所以有可能反而使他更孤独,反而使他失去信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幼儿园就是混日子。不能完全相信幼儿园老师的话,要自己细心观察。

四、不要过份关注细节

自闭症孩子有一些刻板行为,莫名其妙的语言,异常行为举止等等附带特征,不能发现一项,就想方设法解决一项。这样就会产生解决一项,孩子又产生新的异常的情况,从而无法自拔。

这里并不是不要干预,而是反对过份干预而忽视核心症状--交往。我认为只有孩子产生了主动交往的愿望,加大力度鼓励他交往,就是抓住了问题关键,而解决了问题的关键,细节问题就自然消失了,也就是主干与枝末的关系。

五、交往的信心

如果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愿望,下一关键就是建立交往的信心。一旦有了交往的信心,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是质的变化,而他的交往圈子就会扩张,从而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是孩子长期不断交往的结晶,他的眼神,他的反映,他的情感会有很大的变化,他的其他症状会自然消失。

这是因为主干问题解决了,枝末问题自然解决,也不会产生新的附加症状。当然,到这一步很漫长,很漫长,同时,即使达到了这一步,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继续干预了。

六、心智提高

这一步是走向成功的最后环节,也是我最苦恼的,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我的目标是达到以下条件:

1、与其他孩子(指二人或一人)在一起,没有游戏、运动等媒介的条件下,孩子之间能通过聊天而有自然的互动行为。

2、情绪识别上,能体察别人讽刺、侮辱、反感等隐藏流露,并且有一定敏感度。

3、全面体会人的内心感情,能懂得感动、悲伤、愤怒、怜悯等复杂情感。

这有点难,教不会的,只能由孩子内心体会。

总之,我的方法就是在自然交往中训练。交往圈子从小到大,小区周围、朋友家周围、亲戚家周围建立起多个交往圈子,孩子不断交往巳发展到在家里根本呆不住,天天都要与小朋友玩,应该说进步很大,也越来越轻松。虽然没有完成最后一步,但我的信心没有减小。

一般一岁的小朋友,刚学会走路,虽然没有语言,更谈不上认知水平,但是平日里与别的孩子一起玩,交往没有任何障碍。这种交往能力应当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儿童时期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以后的交往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而自闭症孩子缺少这种能力,是质的障碍。通过大量的基础能力训练,来提升交往能力,从实践中看,家长耗尽心力,不可谓不努力,但不如人意者居多,有些孩子在机构中越训越孤独。

我认为,衡量孩子进步的唯一标准是: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能力是否提高。这里的交往是指与同龄人的交往,不是与大人。因为我的目标是让孩子融入社会,融入同龄人的交往。其余的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学业等提升,容后再考虑,所以我不主张高功能的进入机构去提升这些能力,孩子的康复之路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用心带他,用心去理解孩子和帮助孩子。

康复之路,各有各的走法,但加强交往总是没有错的。交往能力提高后,刻板行为等之类的状况自然减轻和消失,是个人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否是普遍性原则还不能肯定,只是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个参考,帮助大家思考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之路。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