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ABA扫盲02——语言干预

语言,这可是个大部头的内容,说来写一本书都不为过。但是今天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语言干预方式都介绍出来,但会就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做些详细的介绍。 语言教学在自闭症康复的全部内容里,算是一个重头戏了。几乎95%以上的谱系患者都会伴随着语言障碍,而语言的困难也成了孩子学习、理解、情绪问题的最大阻碍。所以如果能跨过语言这一关,可能其他方面的教学都会事半功倍吧。 所以我们今天从头来梳理一下语言干预的条条框框。 ——————分割线—————— 首先,如果孩子没有语言。或是说没有有意义的语言,每天都是叽里呱啦的火星话。但是连有意识的叫一声“妈妈”都不会的话。那么应该算是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首先要排除孩子生理上缺陷的可能。比如听障,或是声带发育不良。只有排除了这些病理上的问题,我们才能开始所谓的语言干预。

那么,问题来了。在面对无语言的孩子时,什么才是他的“前备技能”呢? 首先,你必须用DTT的方式来培养出孩子最简单的“模仿”能力。这点至关重要,他必须在你使用强化物的前提下,能够对你的口型进行模仿。当然,我们教的第一个音节一般来说都是“啊”。就是说,当孩子具备了基础模仿、片刻安坐,以及有几秒钟的注意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教孩子发音。 我举个例子,你可以用强化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抓住眼神的一瞬间,把强化物(吃的)放在自己的下嘴唇下面(就是下嘴唇和下巴之间的那一寸的位置)。然后张大嘴,情绪饱满的说“啊——”。 只要孩子有一点的模仿(初期不用要求他出声,只要有口型的模仿就行)。就立刻给予强化物,并且声情并茂的夸奖。 慢慢的,要求其嘴巴张大,再后来要求其发声。当他能够在你的指引下,有意识的发出“啊”这个音了。恭喜你,首战告捷,你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仔仔在这个过程中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那一刻,我真是。

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把发音扩展为“i、u、ba、ma”等单音,这个相对来说就会容易一些了。只要DTT的节奏把握的差不多,这个阶段要比“啊”简单很多。 之后还是模仿,大多数语言治疗师给出的建议是模仿发音“强化物”。就是“薯片、糖、面包”之类的。在这里有一个窍门,就是先要发现和制造孩子的动机。 怎么制造?他在那撕纸,你把纸抢过来,让他跟你要纸?他吃饼干,你把饼干抢过来,让他要饼干? 肯定不行!!!孩子一准会发飙! 正确的方法是,你先观察、记录。哦,孩子今天撕纸撕了20分钟,他吃饼干喜欢这个口味。明天再把这些东西放到他能看见但是拿不到的地方。 这时,很多孩子就会拉着你的手,走到他想要的地方,然后把你的手往上送,他的动机开始出现了。 然后,你拿出那个东西,比如说薯片。用前面的方法引导他模仿发音。这个阶段,孩子即便说了“薯片”,其发音肯定也是一塌糊涂。别管,只要他建立了想要就能开口的行为模式,我们就算又成功了一步。 但是,他要薯片,你可别把一整袋薯片都给他。你掰一小块给他,他吃完了还要,这样你的干预机会就成倍的增加了。

这里有3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如果孩子是破天荒第一次说出来,你要给他个大大的强化,可别那么抠门。但是如果他慢慢的熟悉了发音,你就得开始减量了。 2、切记,不要教儿语!香蕉就是香蕉,千万别教“蕉蕉”。苹果就是苹果,千万别教“果果”。否则孩子一旦形成刻板,你再想掰回来可就难了。 3、这个阶段不要在意发音的准确度。 一旦孩子学会了“4+6”(4个强化物+6个日常物品)之后,这个阶段算是毕业了。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层次的教学了。需要注意的是,那6个日常用品一定要是高频出现的,典型的物品。比如枕头,勺子、被子等。 ——————分割线—————— 我们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孩子最开始学的一定是他的“提要求”的能力。因为这个动机最强,最容易教。 而且,你也不用去纠结孩子是否理解。初期的教学肯定是先说出来,后来再慢慢的让他理解的。就是说,我们一开始需要建立起孩子“用语言提要求”的这个行为,哪怕他说的语言只有一个词。

过了4+6的这个阶段,我们便要开始搭建孩子的词汇库了。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让孩子能够命名至少50个名词(最好是在生活中能高频出现的),至少10个动词(吃、喝、拿、指等),以及至少50个动名词组合(吃苹果、吃香蕉、喝牛奶、玩手机等)。 切记,50+10+50这个数字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桑德博格教授(VB-MAPP创始人)做的研究。在这个50+10+50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在这个阶段累计超过200个词汇或是短语,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里要有如下的注意,很多家长都犯了这里的错误: 1、不要教形容词、抽象名词。比如颜色、形状、空间(左右等),以及时间。 2、短语仅限于动名词,连主语都别教。千万别心急着在孩子命名词汇量没到200时就急于教类似“我要吃苹果”之类的语言。 3、我们教的方法以模仿为主,而且语言要尽可能的简练。你可千万别说:“宝宝,你看,这个是苹果,他是红红的、圆圆的、酸酸甜甜的,来,跟我说,苹——果——”。你要是这么说,孩子一准蒙圈!你只要说“苹果”,他只要仿说了,就给他咬一口。 ——————分割线—————— 切记,一定要50+10+50满足后,再满足200个词汇量。我们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3个: 1、开始教颜色、形状、功特类、方位、代词(你我他)。 2、1000个词汇量。 3、基础的完整短句。(我要吃苹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如下的内容,我不建议在这个阶段教。 1、不精确的内容。如:给我、我要、帮我等。除非他能够清楚的说清楚要什么、给我什么。否则他只说“我要”,初期你可能根据眼神能够猜出孩子的意图。可是等他慢慢长大,他要的东西你可能就猜不到了。可他又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就会形成“凭什么之前我说‘我要’你知道,现在我说‘我要’你不知道”的念头。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行为。 2、“移除不喜欢的刺激”。比如:不要、我要去玩等。否则一旦孩子掌握了这些,你就进退两难了。 “宝贝,我们来做配对好不好?” “不要!” “那我们来认数字好不好?” “不要!” 你这课还怎么往下进行?! 再有就是你一上课,他就说:“我要去玩。” 你说你让不让他去?让,那你课别上了。你不让,你都教会人家说了。孩子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要去玩,这时候你不让,那他肯定又会出来一堆问题行为。

3、难以立即实现的。比如旅游、坐飞机等。一是生活中出现的频次太低,不利于教学。再就是他提出了旅游,你不能够马上给与,他可能就会失去兴趣,或出现问题行为。 ——————分割线—————— 我们再来说说孩子的“理解”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理解能力发育是优先于其命名能力的。你孩子可能认识100个东西了,但他能说出来的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对于理解教学,建议分成如下的3个阶段。(可以和命名教学同步进行) 1、最初能在两个强化物中选择他想要的,慢慢过渡到4选1。如果他能够对20组东西进行4选1,那么这个阶段算是毕业了。 2、在6~8选1的教学中能够挑出50个物品(或卡片)。同时能够执行10个动作(拍手、跺脚、指鼻子等)。再加上理解的词汇量超过250个(他可能不会说,但是在你说手机的时候,能够指出,或拿出手机或是手机的图片)。 3、可以理解颜色、形状、功特类、方位等。(这和命名教学可以同步进行)

——————分割线—————— 在上诉的提要求、命名、理解都达到最后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的互动对话了。 首先,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填充”式的教学。比如我说“两只老虎”,他说“跑得快”。我说“一闪一闪”,他说“亮晶晶”。让他先建立起来和大人的一个“互动式语言”的感觉。 然后用“第三者辅助”的形式,来做DTT。 举个例子: 我和孩子做对面,妈妈坐在孩子的侧后方,脸和孩子贴近。 这时我问:“你叫什么名?”孩子初期是不会有反应的。但是如果这时妈妈在旁边说:“我叫仔仔”。而我立刻给妈妈吃一颗彩虹糖,势必会引起孩子的注意。 我反复重复我的问题,由妈妈辅助孩子完成回答。而我的强化物一并跟进,这时候的效果要远远比我自问自答要好的多。

还有一个注意就是,我们所有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命名还是理解。最好都是相互关联的内容。 你不能期望,我分着教孩子的东西,我教他命名了,我教他理解了,你等孩子给你整合。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合逻辑。 你教他颜色配对,红的和红的搁一起,绿的和绿的搁一起。然后你又教他命名。这是交通灯,这是斑马线。然后接着你告诉他把绿色找出来,把红色找出来。你觉得有一天他过马路的时候,他就会看到绿灯他就过,看到红灯他就能停吗?不可能!我们的孩子真的不可能。 所以在你做教学计划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揉成一起给你的孩子。也就是说,当他的命名能力很好,发现他命名的都是桌椅板凳。当他理解能力很好,他指认的都是小动物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你的这个教学计划是有问题的。 在我们给孩子设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我跟一些家长做他们的计划的时候。根据一个东西,你就要想出不同的元素来。假设一个苹果,饿的时候,能提要求,苹果。命名看到苹果,他能说,苹果。理解,我要把苹果给我的时候,他能把苹果给我。围绕着苹果,我们可以教一些内容,对吧?苹果长在树上啊,苹果是一种水果啊,还有什么样的其他的水果啊,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正体的概念里,有很多我们所谓的专业的语言操作的成分在里面。也就是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样他可能才会跟我们融会贯通以后可以聊天。不然的话,你都单独教他了,你觉得坐下来他能跟你聊聊水果的事吗?做不到是吧? 所以在这就是,他分项的能力很强,他揉在一起的能力弱,你就要看,在教学计划中,是不是这些东西都是彼此没有关系的在教。我帮一些家长写的一些教学计划中,很大的一点就是,我问她,你这有这个,为什么这没有这个?你这在教这个,为什么那没有教这个?你这三个之间什么关系?你这个关系说不清楚,就是有问题! (以上斜体字部分引自张苗苗老师的常春藤论坛) 交互式语言考验的是家长们的日常工作。一个三岁多的NT孩子每天发起的对话量要超过1000次,我们有多少次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中大量的和孩子说,最好经常都有第三者辅助。最起码也要在孩子身边发生大量的交互式对话,比如爸爸妈妈之间的对话。 所以,各位家长,少玩手机吧。有空多聊,实在不知道聊啥,就旁白当前的动作。或是给孩子当前的行为施加适当的“扰动”(具体内容请参见郭延庆教授常春藤讲座,里面有非常精彩的介绍)。 郭教授说:“我们每天如果能给孩子上千次有效的扰动,再辅以DTT,那孩子就不可能不进步。而且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分割线—————— 对于语言的干预,我们家长要学的太多,比如: 1、如何不把聊天给聊“死”? 2、如何放下手机,走到孩子面前? 3、如何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时刻分工第三者辅助? 4、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扰动”? 5、NT孩子的语言发展顺序表是什么? 6、那几个阶段都教什么,心里有数没? 。。。。。。 。。。。 。。

所以,各位。语言是我们一辈子的工具,而且,一旦一个孩子到了7岁还没有语言。那么神仙也没辙了,他99.99%是一生无语言了。(这是一位资深语言康复师和我说的,她从不和家长说这些,怕家长受不了。) 我本人对于语言康复的理解并不深入,因为这个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超出了“行为学”的范畴,属于专业医学的领域了。 墨者最近刷脸蹭了个医疗体系内部关于语言康复的论坛。首都医科大学的李胜利教授(国内顶级权威专家)等一干医学领域的语言康复大师们在一起交流了2天。虽然全程都是在“一脸蒙X”中度过的,但也受益良多。 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长路漫漫啊!!!我们还有浩如烟海般的知识需要去学习和实践。所以,这篇文章,仅是本人的一点经验。希望不要误人子弟! 下一篇,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关于问题行为的内容。 写完下一篇,我就要带着仔仔下乡去姥姥家了。估计会有好几天都不能更新了。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