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推荐

孩子突然受到刺激,自闭症就好了,可能吗?

今年暑假,一部名叫《我是谁的宝贝》的公益电影上映,讲述了一个父亲为自闭症女孩果果寻找爱犬的故事。

但,剧情却有一点让人一言难尽……

让我们先来看看故事大概:

患有自闭症的女孩果果,不会说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没叫过一声“爸爸妈妈”,唯独和爱犬悦悦亲密无间。

有一天狗贩子把悦悦偷走了,父亲陈毅为了女儿,和狗贩子展开了生死搏斗。

果果亲眼看到父亲被狗贩子捅了一刀后,深受打击,伤心欲绝之时,开口喊了“爸爸”!!

最后,陈毅获救,果果的自闭症也好了,好了,了……

她变成一个性格开朗聪慧可爱的普通小朋友,一家人和爱犬悦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突然受了刺激后,孩子的自闭症就好了,可能吗?

孩子突然受到刺激

自闭症就好了

可能吗?

自闭症,是一类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为核心表现,伴有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的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一般来说,很多神经发育障碍不可能治愈,但医学人员认为的“不可治愈”与非医学人员认为的“不可治愈”并不是一回事,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冠心病等都不可治愈,但控制得当,不妨碍患者正常生活,虽然神经发育障碍有一些很严重,穷尽各种手段也只能给予患儿少许的改善,的确需要终身干预和帮助;但多数的神经发育障碍,例如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以及早期发现的智力障碍,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如果得到科学的干预,尤其是早期干预,相当大比例的患儿长大后,即使还会有一些特别和不足或缺陷,需要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但完全可以拥有和普通发育儿童(NT)一样的正常人生,拥有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学习、工作、结婚、生育、光宗耀祖、为国争光的能力,即使成年后有一些特别。

在世界各国以及我们自己诊断治疗的自闭症病人中,干预成功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正如我之前所说,中重度自闭症不要悲观,坚持科学干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改善,相当比例的自闭症孩子可以像NT一样有前途。轻度自闭症孩子更是如此,网络上的盲目悲观情调是错误的。但务必指出,即使轻度自闭症,也不应该大意,别期望“孩子大了就会自己好转”,依然需要科学干预。

 

但经过突然刺激,就能“治好"自闭症,这是不可能的。

也许果果的诊断是错误的。

除了这点,目前公众对自闭症认识还是会存在其他方面的偏差。

比如,很多人会认为:

误区1

自闭症是由于家庭后天不良教育造成的心理障碍

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新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就有所谓的“冰箱母亲理论”,认为孩子患自闭症是由于父母,尤其是母亲情感冷漠、教养方式不当造成。

 

然而从1960年代起,很多父母坚决不认同这个理论,一些学者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到1970年代,“冰箱母亲理论”被科学研究彻底否定,在自闭症的历史上也把这一时期称为“黑暗中世纪”。

 

自闭症是先天性疾病。关于自闭症的病因,这是个谜团,目前全世界对自闭症的成因都不是很清楚,我们相信,任何一个疾病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相对来说,对遗传因素的研究较多,有一些重要的发现,但要真正揭开自闭症遗传病因,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应该指出,尽管自闭症的发生(病因)不是后天养育造成的,但后天的养育却可以对自闭症的发展带来影响,干预和不干预结果很不同,这也是被科学研究证明的!

误区2

不说话就是自闭症

的确,很多自闭症孩子有语言发育延迟,但语言发育晚不是自闭症的诊断必须条件,也不代表自闭症孩子就不会说话。在经过干预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也可以学会说话。甚至不干预,多数的自闭症孩子也可出现语言,但孩子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依然有明显障碍。

 

所以,当一个孩子语言发育延迟,我们更加注意的是孩子是不是在非言语交流方面或社交方面也有障碍。况且自闭症孩子也有语言发育不落后的,比如阿斯伯格的孩子。

注: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但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误区3

不爱社交就是自闭症?

我们必须对社交障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谓社交障碍不是说孩子不爱社交,而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就被发现不能够与父母亲进行社会交往。

 

早期社交障碍的表现包括:目光注视差,叫之不应、不能手指指人或指物,在该出现语言交流的年龄(一岁后)没有出现交流性语言,孩子似乎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兴趣等等。

 

随着公众对自闭症意识的提高,也有部分家长将孩子内向、胆小、不喜欢与外人交往、怕生等行为也当成了自闭症,在此需要强调,自闭症不是内向、怕生、不是胆小,内向胆小其实是过分在乎别人了,眼神的回避、躲进妈妈的怀抱、远远地看着别的孩子、慢慢地加入这些特征是内向胆小表现,与自闭症孩子的喜欢独自玩耍、不会交往、不怕生、我行我素、自我中心、不怕危险等特征完全不同。

 

尽管都有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但是程度不一样,因此目前也常常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谱系的意思就是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自闭症孩子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颜色。

误区4

自闭症都是天才?

自闭症人士的确存在着与普通人不同的感知觉和思维认知方式,这些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就是患者出现各类症状和困难的的心理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患者因此会表现出在某些心理范畴内的与众不同但却优秀的能力,例如机械记忆、音乐、绘画、艺术、计算、数学、科学领域,加以发现和培养,同样可以成才。

 

在自闭症群体中,有这样能力的孩子比例不算太低,也许那种超能力(例如斯蒂芬、天宝、毕昌熠等)的自闭症还是较少,但是拥有比一般普通发育儿童(NT)更强的音乐美术艺术能力的自闭症孩子可能占自闭症患者总数的10%。

误区5

宠物能治疗自闭症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明宠物治疗对治疗自闭症是有效的。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自闭症宠物疗法,除了狗医生,还有海豚疗法,同样,没有任何医学研究证明海豚疗法有效,前段时间还有骑马治疗自闭症,都是没有任何医学科学研究证明它们是有效的。

 

如果自闭症儿童喜欢骑马、养狗、周末去和海豚一起游泳,当然可以,尤其是作为公益事业、献爱心,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至少好玩,与动物友好相处,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善心,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不要认为它可以治疗自闭症。

 

其实,自闭症的误区还有很多,家长需要通过学习和交流,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积极行动,开展科学干预工作。

正确科普

由于我国诊治水平的现状以及公众和媒体对自闭症认识水平的偏差,导致目前对自闭症的认识出现很多误区。

 

对自闭症这个群体有一个全面认识是医疗康复机构、媒体科普宣传的重要责任!自闭症重度不必悲观,轻度不可大意。

医生给予科学的指导是责任!家长寻求科学的帮助是关键!社会大众和教育者给予全面认识和理解是文明!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恩启社区APP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