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误诊?或许只是你不愿面对现实罢了
进入自闭症圈后,经常会听到很多星爸星妈慨叹: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吗?有没有可能是误诊?抱有此想法的星儿家长,往往并不是新入圈的家长,更多的是那些对自闭症了解较多、已经带孩子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的家长,而他们还有一个更朴素的诉求——希望自己的孩子突然之间就开窍,短期训练就康复了。有一个星妈辗转国内著名医
恩启特教平台471
“你不是累赘,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一个家庭与脑瘫儿子的27年
起床穿鞋走路上厕所刷牙洗脸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稀松平常的事对于自闭症、脑瘫等特殊需要孩子来说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闭症孩子焦虑不安图片来源:梦想改造家第4季早前在东方卫视节目「梦想改造家」节目中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也面临着生活上的难题日本设计师本间贵史为母女二人打造了一个无障碍的家母女二人看到新家开心
恩启观察员493
自闭症孩子不理你,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心智化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和他人当成一种心理学意义的存在能力。而人作为心理学的存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感情。感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首先感知到感情链接的就是对方的反应。哪怕是个非预期的反应,也比“视而不见”让人心里更舒坦一些。虽然人类情感交流的许多能力都是与
恩启特教平台3586
分不清“动机操作”和“区辨刺激”,你一定没看过这篇文章
上周给老师们培训“回合式教学“,复习了MO(动机操作)和SD(区辨刺激)——我:“MO和SD是什么?”老师们:“MO是动机,SD是区辨刺激。”我:“能说的具体点吗?”老师们:“MO是孩子对强化物的动机,SD是教学时指令。”我:“这个没错,能不能再具体点?有的老师已经开始翻讲义:“MO是一种环境变项
恩启徐紫薇14134
贾美香:对疑似自闭症诊断别纠结
恩启会客厅邀请为自闭症群体做出努力的社会知名人士畅谈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家庭知道有很多人在与你并肩前行。本期特邀嘉宾贾美香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疑似自闭症诊断别纠结☞近几年国内自闭症的发病趋势有什么变化?☞集结国
恩启特教平台5398
有效进行辅助教学第三集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有效进行辅助会用到的一些技巧或者可以说是窍门,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解这个部分。还有最后一集,这个系列就要结束了,遗憾的是之后会找机会增加真正的实操互动部分,在真正的教学中具体演绎这些窍门是如何在合适契机具体展现出来的,感谢大家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阿星老师2746
自闭症男孩超市高歌成网红
【据新华社电】英国男孩卡勒姆·考特尼患有高功能自闭症,但天生有副好嗓子。不久前,他在一家超市里高歌一曲,引起购物者围观。之后,他唱歌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更是得到超过100万次点击。如今,有音乐人打算为考特尼制作慈善单曲。小男孩的母亲也为儿子“被世界接受”感到高兴。考特尼现年10岁,与家人住在埃塞克斯
恩启新闻3156
你不知道的关于自闭症的11个真相
随着自闭症群体不断扩大,自闭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依然有很多家庭对自闭症不太了解,同时也有很多家庭会对自闭症产生错误的认知。1.孩子有自闭症就要做感统失调训练吗?2.自闭症到底能不能治好?3.让孩子学会说话,提高孩子智力,是做自闭症干预的重点吗?4.自闭症到底是不是遗传问题?自闭症孩子的家长
恩启特教平台825
10个生活场景教自闭症孩子进入普校
2017年印发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鼓励融合教育,对于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鼓励进入附近普通学校就读。这有助于他们接触社会、融入社会。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普通学校也成为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自闭症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相信是所有家长们最希望的吧!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
恩启特教平台5312
自闭症青年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说起威利爸爸彭灼西,相信很多朋友并不陌生,他是《恩启会客厅》第一期的嘉宾。威利5岁时被诊断出自闭症,彭老师回忆那时的感受,说:“那一刻简直是五雷轰顶,好像天塌下来。”而且已经5岁的威利也错过了2-5岁这段最佳干预、治疗的时机。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决定跟时间赛跑。这一跑就是24年,如今,威利已经成长为
恩启特教平台491
年末聊心态!带自闭症娃的路上,这些弯路你走了吗?
年尾和大家聊聊心态吧,提起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心态永远是家长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儿。很多家长回忆起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或疑似自闭症之后,带着孩子从医院走出来,自己就陷入了迷茫。确实,这是一个残酷又严峻的打击和考验。但这也属于事实,并不是逃避、不去面对就能躲开的。如果孩子还小,正处于康复的黄金期,家长
恩启特教平台3825
缅怀陶国泰:这个毕生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奋斗的人,走了
今早刚刚得知,陶国泰教授于2018年4月25日19时36分仙逝,享年102岁。陶国泰教授是国内诊断孤独症的第一人,毕生都在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奋斗,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第一例孤独症诊断在中国,第一例孤独症患儿是陶国泰教授在1982年确诊的。那是一个来自长春的6岁男童,他不会说话
恩启生活1095
自闭症儿子从不说话到语言丰富,全靠妈妈这样做——
前段时间,恩启分享官果儿妈妈相继为我们分享了家庭干预计划、图文日记的内容,很多读者表示受益良多。在上篇文章中,果儿妈妈提到图文日记是由孩子口述、家长记录整理而成。也有一些好学的家长继续追问:怎么引导孩子口述呢?今天,果儿妈妈将从4个角度,讲述如何帮助果儿提升口述能力,通过语言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生活和
恩启特教平台3791
自闭症孩子去幼儿园融合需要注意什么?
近年来有关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过完暑假又有一批小朋友要走进幼儿园接受教育,比起普通孩子的父母,自闭症孩子父母的担心似乎又更多一些:会不会被孤立?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老师会不会接纳孩子?孩子会不会欺负\被欺负?会不会让之前干预的技能退化?……相信这些都是每位家长最为关心的,也是家
恩启特教平台824
【恩启公益课】先朋友,后老师;先表扬,再教育
我和威利的那些事儿课程目录:前言:我和威利的那些事儿1.历经20多年风雨,我是如何拯救威利的?2.星儿的唯一出路3.掌握训练的5大基本原则4.让星儿走出去,把社会搬回家5.不要让星儿输在起跑线?你真的想错了6.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7.先朋友,后老师;先表扬,再教育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9.衡量真
威利爸爸6266